軍事地理知識
軍事地理知識
軍事地理是與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有關的地理事實、地理現象和地理知識的統稱。那么你對軍事地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軍事地理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軍事地理的簡介
與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有關的地理事實、地理現象和地理知識的統稱。是國家和軍隊統帥與總參謀部以及各級司令部必須研究的內容。中國古代稱“地利”。公元前7世紀的兵書《軍志》有:“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軍困敗。饑飽勞逸,地理為寶”。清代施永圖編撰有《武備地利》一書。中國歷史上與地利相似的用語還有“地勢”、“形勝”,如《史記·高祖記》有:“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近代,又稱“武事地理”、“兵要地理”,主要是指地球表層存在的與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有關的地理事實和地理現象,其空間范圍相當于大氣圈對流層頂至巖石圈沉積巖底部之30—35公里,有時也擴及到海洋底部、陸地深部和外層空間。由于太陽能在地球表面和控制地球活動的內能在各處分布不均,地球表層各處的地理環境存在著明顯差異,成為對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具有不同影響的地理區域和地理環境。探索地理環境對軍事行動與國防建設相互關系規律的學科,稱軍事地理學。它是人類在長期武裝斗爭實際中認識、利用地理條件的知識積累和經驗總結,是對軍事與地理關系的規律性認識,對于科學地指導國防建設和軍事行動等方面的地理研究有重要意義。
研究戰爭的本質和規律,并用于指導戰爭的準備與實施的綜合性科學。又稱軍事學。戰爭起源于原始社會,經歷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到帝國主義時期,戰爭的范圍空前擴大,手段也空前殘酷。各個階級、各個民族、各個國家以及各政治集團為了準備戰爭和爭取勝利,竭力探索戰爭的規律,研究武裝力量的建設和使用,經過不斷的發展,逐步形成范圍廣博、內容豐富的軍事科學體系。
擴展閱讀:軍事與軍事科學
戰爭與軍事 戰爭 戰爭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特殊社會現象。原始社會晚期部落或部落聯盟之間的暴力沖突,可以看作是戰爭的初始形態。這種部落戰爭主要是為了爭奪生存條件而引起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私有財產、階級的出現,戰爭的性質逐漸發生變化。進入階級社會后,戰爭便成為階級與階級、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政治集團與政治集團之間矛盾斗爭的最高形式,成為政治的繼續。只有全世界實現了共產主義,階級和國家消亡了,戰爭才會消亡。
軍事 軍事是以準備和實施戰爭為中心的社會活動。諸如武器力量的組織、訓練和作戰行動。武器裝備的研制、生產和使用,戰略戰術的研究和應用,戰爭物資的儲備和供應,國防設施的計劃和建造,后備力量的動員、組織和建設等,都屬于軍事的范疇。軍事不是孤立的活動,它涉及國家的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以及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面,既受這些因素的制約,又對它們發生不同程度的作用。
軍事科學的任務和性質 軍事科學的根本任務,是從客觀實際出發,透過極其復雜的戰爭現象,探索戰爭的性質和規律。戰爭性質主要指它的社會政治性質,如正義的、非正義的戰爭,或進步的、反動的戰爭等。此外,戰爭性質還有它的規模、持續時間和武器裝備、作戰方法等方面的性質。戰爭規律是戰爭的各種矛盾的本質聯系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包括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
軍事科學的研究對象是戰爭,而戰爭又是在一定時間、空間內關系整個社會生活的特殊社會活動形態,因此軍事科學具有綜合性和鮮明的階級性。自然科學的許多成就,特別是科學技術方面的成就,被廣泛應用于軍事,成為軍事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軍事技術是建設武裝力量和進行戰爭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手段,是構成軍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各種武器裝備的研制、生產、使用、維修等。世界上局部戰爭一直連綿不斷,世界戰爭的危險依然存在。制止戰爭的力量也在增長,斗爭是長期的,軍事科學也將不斷發展并日益完善。將來,隨著階級、國家的消亡,消除了戰爭的根源,人類進入永久和平的時代,軍事科學也將最終完成它的歷史使命。
看過“軍事地理知識“的人還看了:
4.初中趣味地理知識
5.地理高考必備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