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一般什么時候出現
眾所周知 , 每年冬天都會有降溫天氣 。這些一般都是受寒氣空和寒潮的影響 。寒潮來的時間每年都不一樣 , 有的早 , 有的晚 。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寒潮什么時候出現,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寒潮什么時候出現
寒潮的發生時間一般為11月末、1月初。寒潮一般多發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時節。我國氣象部門規定:某一地區冷空氣過境后,氣溫24小時內下降8℃以上,且最低氣溫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時內氣溫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氣溫下降到4℃以下。
寒潮,又稱寒流,是指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天氣,在特定的天氣形勢下迅速加強并向中低緯度地區侵入,造成沿途地區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這種冷空氣南侵達到一定標準的就稱為寒潮。寒潮在氣象學上有嚴格的定義和標準,但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寒潮標準是不一樣的。
寒潮預防
1、高度重視
及時做好各項防御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立即行動,采取有力應對措施,及時、負責地組織好防御工作。同時,要利用新聞媒體、電子商務、手機短信等,迅速將天氣變化過程及其有關消息和防御措施向社會發布,以便廣大群眾和有關單位及時開展防御工作。
2、采取措施
確保農業生產安全。各縣(市、區)和市農業局要組織農技人員深入一線,積極指導和幫助群眾采取各項防御和補救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以設施農業為防御重點,認真做好棚體加固、壓緊棚膜、保溫防凍等防御工作。加強圈舍加固、畜禽免疫等工作,做好幼仔畜的保暖,提高畜禽抗寒抗病能力,確保畜禽安全。
3、立即行動
切實做好其他方面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迅速行動,明確責任,落實任務,對大風可能影響的建筑工地、戶外廣告、電力設施、城鄉危房等重點部位,認真排查,對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提早預防,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4、交通安全
大風對海、陸、空交通的運營影響都比較大,從事海上作業的人員,應根據天氣預報情況采取停止作業、回港避風、加固船只和鉆井平臺等措施;加強船舶動態監管,做好現場巡查和現場檢查工作;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嚴格執行抗風等級的規定,嚴禁超抗風等級冒險航行。
加強值班,保持正規瞭望,謹慎駕駛;加強船岸聯動,企業的主要管理人員積極、主動、全面地掌握船舶狀況,及時消除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在風力很強的情況下,應關閉機場和高速公路,特殊情況下,客運列車也要停運,以便防止大風引發交通事故。
5、品種培育
植物凍害是在強冷空氣爆發南下產生劇烈的降溫時引起越冬作物和果樹受凍,造成植株死亡或部分死亡,因此防御凍害一方面要設法提高越冬作物和經濟果木抗御低溫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采取措施阻擋寒風入侵,減小降溫強度。
寒潮的影響范圍
我國寒潮年鑒規定,北方至少有32站、南方至少有13站達到寒潮標準,或者全國共有超過40站達到寒潮標準,同時過程總降溫>7℃,負距平的絕對值>3℃的總站數超過90站,即全國性寒潮。若過程總降溫>10℃,負距平的絕對值>5℃的總站數超過20站,同時,過程總降溫>7℃,負距平的絕對值>3℃的總站數超過40站,為區域性寒潮。如果同樣影響強度的站點數達到區域性寒潮標準的一般以上時,則作為“強冷空氣”活動。而同樣影響強度的站點數達到強冷空氣標準的一半以上時,或過程總降溫≥7℃,負距平的絕對值>3℃的總站數≥20站;或雖未達到上述標準,但造成了一定災害的降溫天氣過程,一律視為一般冷空氣活動。
從科學角度出發,寒潮標準還應最低溫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最低溫度低于5℃才算寒潮,這樣可以排除夏季的強降溫。在夏季由于雷暴云團的突然侵襲,有時也會造成10℃左右的降溫,而這時的最低氣溫常在20℃左右,最低也不會低于10℃,因此不屬于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創建時間:20__-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