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市劃分標準是怎樣的
廣東擁有深圳和廣州兩個城區人口超千萬的超大城市,以及東莞和佛山兩個特大城市。那么今天小編在這里給大家整理一下我國城市的分類劃分標準是什么,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國城市的分類劃分標準是什么
1)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
2)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至1000萬;
3)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萬至500萬,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
4)中等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至100萬;
5)小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其中20萬以上5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小城市,2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小城市。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數據顯示:
我國共有7個超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天津、成都;
14個個特大城市:武漢、東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陽、青島、濟南、長沙、哈爾濱、鄭州、昆明、大連。
14個Ⅰ型大城市:南寧、石家莊、廈門、太原、蘇州、貴陽、合肥、烏魯木齊、寧波、無錫、福州、長春、南昌、常州。
至2020年,我國共有106個大城市,其城區人口合計達到了3.72億人,占全國城市城區人口的64.7%。106個大城市包括了7個超大城市、14個特大城市、14個Ⅰ型大城市和71個Ⅱ型大城市。
幾線城市劃分標準
一線城市
一般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一線城市指的是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主要體現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的吸引力等各層面。
一線城市在生產、服務、金融、創新、流通、綜合商業指數等全國社會活動中起到引領和輻射等主導功能。
二線城市
大多數都是中東部地區的省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發達的地級市。
主要有杭州、南京、濟南、重慶、青島、大連、寧波、廈門、成都、武漢、哈爾濱、沈陽、西安、長春、長沙、福州、南昌、合肥、石家莊、鄭州、蘇州、佛山、東莞、無錫、煙臺、太原等城市。
三線城市
指有戰略意義或比較發達、經濟總量較大的中小城市。
三線城市可按行政級別、城市規模、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平和GDP總量等標準綜合劃分。
大多數省份(粵、蘇、浙、魯、閩等經濟發達省份除外)除省會以外發展相對較好的城市為三線城市,如荊州 、唐山、徐州、溫州、珠海、普寧、嘉興、金華、保定、洛陽、寶雞、九江、綿陽等。而西部部分省的省會如西寧、銀川、蘭州等也是三線城市。
四線城市
以中部地區的地級市為主,也包括某些東部省份的經濟發達地區的縣級市,西部的地級市和縣級市。如宜賓、阜陽、韶關、荊門、麗水、婁底、等等地縣級城市。
五線城市
多數為中西部地區的地級市和縣級市,經濟基礎較差,交通不便利,成規模的企業數量有限,轄區內農業人口仍占大多數,各自仍在探求工業化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