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爾護士簡介百科一覽
南丁格爾護士簡介百科一覽最新
1820年5月12日,弗羅倫斯·南丁格爾在父母旅行于歐洲的途中,生于托斯卡納大公國佛羅倫薩市的一個英國上流社會家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南丁格爾護士簡介百科一覽,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與分享喲!
南丁格爾護士簡介百科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英語:Florence 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英國護士和統計學家。
1820年,南丁格爾出生于意大利佛羅倫薩市。在德國學習護理后,曾往倫敦的醫院工作。于1853年,成為倫敦慈善醫院的護士長。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護士到克里米亞野戰醫院工作。成為該院的護士長,她極力向英國軍方爭取在戰地開設醫院,為士兵提供醫療護理。她分析過堆積如山的軍事檔案,指出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英軍死亡的原因是在戰場外感染疾病,及在戰場上受傷后沒有適當的護理而傷重致死,真正死在戰場上的人反而不多。她更用了圓形圖以說明這些資料。被稱為“克里米亞的天使”又稱“提燈天使”。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爾去世,享年90歲。
南丁格爾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女護士,開創了護理事業。由于南丁格爾的努力,讓昔日地位低微的護士,于社會地位與形象都大為提高,成為崇高的象征。“南丁格爾”也成為護士精神的代名詞。“5.12"國際護士節設立在南丁格爾的生日這一天,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事業的創始人。
南丁格爾主要作為
創立護校
1855年11月29日,倫敦社會名流共同發起成立南丁格爾基金會。一經呼吁,英國人捐款源源不斷,單是在克里米亞的軍人,一天中就捐助了九千英鎊。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捐了一幅威靈頓公爵的畫像,她為表示個人對南丁格爾的嘉許與感謝,特地送給南丁格爾一個金質鉆石胸針,胸針上鐫刻著《圣經》里的名言:憐恤他人的人有福了!
1860年6月24日,南丁格爾將英國各界人士為表彰她的功勛而捐贈的巨款作為“南丁格爾基金”在倫敦圣多馬斯醫院創建“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這所被后人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校的辦學宗旨是將護理作為一門科學的職業,試驗一種非宗教性質的新型學校。她對學校管理、精選學員、安排課程、實習和評審成績都有明確規定并正式建立了護理教育制度,開創了現代護理專業這一偉大事業。這對整個人類是一項空前的貢獻,為此,她被后人譽為護理事業的先驅。她還提出公共衛生護理思想,認為要通過社區組織從事預防醫學服務。她一生培訓護士1000多人。主要著作《醫院筆記》、《護理筆記》等成為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推動了西歐各國乃至世界各地護理工作和護士教育的發展。由于她的努力,護理學成為一門科學。她深感培育護理人才極不容易,遂訂立兩項原則:其一,護士不可只做“刷洗工”的工作;其二,除非受過訓練,否則,不可做護士長并教導他人。
南丁格爾護士學校開學時有15名女子,年齡在25至35歲之間,訓練時間為一年。學生的食、宿、制服、學費全部免費,每年并給10英鎊助學金。學校委托給圣·托馬斯醫院護理主任管理,南丁格爾只去過學校兩次。但她一直密切關注學校的發展情況。醫院護理主任不斷向她請示、匯報學校的每一件事。護士和護士長常常在南丁格爾家中進行面談。
南丁格爾對學校的計劃及基本原則有:“護士必須在專門組織的醫院中,接受技術訓練,護士必須住在適應提高道德和遵守紀律的學校宿舍中。”她擬定了“學生操行和學業成績日報表”。1871年,圣多馬斯醫院新的建筑落成,南丁格爾護士學校也隨之擴充,她主張學校應成為護士之家,是一個道德、宗教與實務的訓練場所。學生一律住校,由修女任舍監,鼓勵她們讀書,參加圣經班聆聽音樂以發展她們的興趣,她希望她的學生們絕對忠誠并熱心于專業護理工作、勤勉而符合道德規范。到1890年,經過30余年的護理教育培養學員1005名,大多優秀者均被英、美、亞洲各國醫院聘請去開辦護士學校。
南丁格爾的學生們遍布英國各大醫院并且遠及英國本土以外。與此同時,歐美各國南丁格爾式的護士學校相繼成立。“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的課程和組織管理成為歐亞大陸上許多護士學校的模式。隨著受過訓練的護士大量增加,護理事業得到迅速發展,國際上稱之為南丁格爾時代。
南丁格爾進行護理改革前,護理工作被認為是下賤的職業,不受人尊敬,工資很低,每日三餐自己在病房中做。當時英國護士的形象是粗陋老態的女人,愚昧、骯臟、酗酒且粗野無比,在醫院里惡名昭著,不聽使喚,更不能執行任何醫療任務,其地位不過較家庭保姆稍高而已。當時醫院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間大統房,病床緊密相連,臟亂得不成體統,墻壁與地板沾滿了血跡與污漬而且臭氣難聞,這種惡劣的現象,各地相差無幾。南丁格爾進行護理工作訓練后的重要意義在于使社會上都知道護理工作是一種“技術”,并把它提高到“專門職業”的地位,南丁格爾因此被稱為“現代護理工作的創始人”。
從南丁格爾時代開始,即將護理實踐教育做為護士職業的主要內容。自19世紀以來,即對制定護理操作標準,護士的任務以及工作內容等提出討論。在前線開拓護理事業;革新英國軍醫制度;創立現代護理教育及普法戰爭的傷兵救護和國際紅十字的建立,都得力于南丁格爾的協助與支持。南丁格爾的成就蜚聲英國。歐美大陸亦公認她是護理方面的專家。1861年,美國內戰期間,北軍曾想請她幫忙成立醫院,治療傷兵,她提供了有關美國作戰醫療制度與統計資料。戰后,美國基督聯盟特函致謝。此后,凡有各國重大醫療問題與計劃,她總是最先被咨詢的人。盡管她工作如山,但她對護理教育與護理工作始終保持密切的接觸與關切。她曾協助利物浦貧民習藝所療養院建立護理制度,并派遣她的得意弟子及12名專業護士前往作業。
醫療統計和衛生改革
1863年時,英國的疾病命名與分類混淆不清,各地醫院各自為政。南丁格爾制定了醫療統計標準模式,被英國各醫院相繼采用,被公認為一件了不起的貢獻。南丁格爾所使用的餅圖,雖然在1801年由威廉普萊費爾所發明,它在當時仍是一個新穎的顯示數據的方法。南丁格爾被描述為“在統計的圖形顯示方法上,是一個真正的先驅”,她發展出極座標圖餅圖的形式,或稱為南丁格爾玫瑰圖,相當于現代圓形直方圖,以說明她在管理的野戰醫院內,病人死亡率在不同季節的變化。她使用極座標圖餅圖,向不會閱讀統計報告的國會議員,報告克里米亞戰爭的醫療條件。后來,南丁格爾對于印度的農村生活,做了全面的衛生統計研究,并在印度改善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在1858年和1859年,她成功地游說成立一個皇家委員會,研究印度的情況。在1873年,南丁格爾報道,“衛生改革10年后,在印度士兵之間的死亡率已經從每千名69人,降低到至18人。在1859年南丁格爾被選為英國皇家統計學會的第一個女成員,她后來成為美國統計協會的名譽會員。
護理理論
南丁格爾提出了科學的護理理論。南丁格爾一生撰寫了大量報告和論著,包括《護理札記》《醫院札記》《健康護理與疾病札記》等多部專著。最著名的是《護理札記》,闡述了護理工作應遵循的指導思想和原理,詳細論述了對病人的觀察病房衛生影響。該書被稱為護理工作的經典著作。南丁格爾認為護理學的概念是“擔負保護人們健康的職責以及護理病人使其處于最佳狀態 ”。
1859年12月,她在《護理札記》中寫道“我們沒有更好的語言,來表示護理這一詞語,所以就使用了‘護理’這二字”。這本書一出版就被醫療衛生界的著名人物認為是“頭等重要的著作”和“劃時代的稀有著作”。《護理札記》成為護士必讀的經典之作。不但英國本土大為風行,在美國也深受歡迎。后來,作為護士學校教科書被譯成多種外國語本發行。書中精辟指出護理工作的社會性、生物性和精神對自體的影響等。她以事實、數據和觀察為根據,總結了工作的原則、經驗、規則和培養方法等。為護理學趨于科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她指出“護士要做的就是把病人置于一個最好的條件下,讓身體自己去恢復”提出了對護理本質的最早的最一般的看法,確立了護理專業化的開始。她強調護士應由品德優良,有獻身精神和高尚的人擔任,要求護生做到“服從、節制、整潔、恪守信用”她不但重視護理教育,而且重視護士的品德教育,每年從1000~2000名入學申請中挑選15~30名學生入學。大多數學員由她親自挑選。條件是有教養、進取心、思想敏捷、靈巧、判斷力強并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和宗教信仰。她認為,具有這些品質和條件才適合成為護士。她要求婦女“正直、誠實、莊重”,并說“沒有這三條,則將一事無成。”
南丁格爾認為,護理不應該只在醫院里進行,要通過社區組織預防醫學工作,同時,她又指出:“家庭護理比起設備齊全的醫院或療養院更需要給護士進行教育,怎樣隨病人所在條件改進居住狀況,進行家庭保健和預防疾病的教育以及示范如何在家中護理病人。”她強調從事地段家庭護理也應當設立專門訓練學校。在她的鼓勵下,開創了近代公共衛生地段家庭護理,極大的豐富了護理學的內容。
南丁格爾認為,疾病是一個“修復過程”。她還認為,為了保持或恢復健康,治療或預防疾病,護理應為病人創造良好的環境,并要區分護理病人與護理疾病之間的差別,把病人當作一個整體對待。在南丁格爾任倫敦婦女醫院院長時就明確提出:護士除救治病人外,還要求做好下列護理工作,如使病房空氣新鮮,環境舒適,整潔安靜,做好生活護理,飲食護理,增加營養等等。對病人的飲食的營養問題,陽光、病房空氣、環境的絕對安靜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標準。她十分重視病人護理過程中的心理因素,甚至要求“社會工作者,牧師和管理人員共同配合護理病人工作。”她在《護理備忘錄》(1858年出版)中強調了觀察的重要性,闡述了關于有目標工作的必要性和基本的護理行為。
南丁格爾指出許多醫院在建筑上的缺點,認為醫院的建筑設計首要條件是不能給病人帶來危害,強調醫院的建筑不在于它的豪華而首先應考慮病人的舒適、安排、福利和衛生。她根據調查的資料對醫院的環境衛生管理,病房的建設,陳設、床位的數量,清潔設備和便于工作和管理布局等,均提出了較詳盡的論據。1859年,南丁格爾完成一本《醫院摘要》,對醫院建筑與醫院管理,提出革命性理論。她強調良好的建設、衛生與管理可使病人獲得更好的護理。她提出新的病房管理意見,改變了護理觀念。這本書對當時的影響與沖擊很大,被視為醫院改革的權威言論與范本。國內外許多護士紛紛求購。自南丁格爾辦學以后的一百多年來,護理事業不斷發展,二十世紀的護理學與南丁格爾創立的護理學已大不相同,在護理學的知識結構、護理的目的、護理的對象、護士的作用各方面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但是,南丁格爾對護理工作的認識和改進以及頗有見地的獨到見解在當時和現在,仍有深遠的影響與指導作用。
改革軍隊衛生
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后,南丁格爾于1854年10月21日前往克里米亞野戰醫院工作,在這期間南丁格爾分析了很多資料檔案,她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那就是軍士死亡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為感染疾病,以及重傷士兵得不到及時救護。此后南丁格爾用自己的行動,切實的提高了軍隊醫院的衛生保健工作,軍隊的醫療事業也得到很大改善。
南丁格爾生平
放棄富貴
這年秋天,恩珀蕾花園附近農村中瘟疫流行,和當地的牧師一道,弗洛倫斯積極地投入了護理病人的工作。她在一次次地證明著自己,她的人生信念更加堅定了。在那時,人們都以為護理工作很簡單,根本用不著培訓。以前連弗洛倫斯自己也曾認為,只要富有耐心和同情心,就能幫助病人解除病痛,這就是護理工作的全部。一天,她親眼看到一個女人,在她面前痛苦地死去——這位病人服錯了藥。“她必然是死不瞑目,是那些護理者‘毒死’了她!”這一想法讓她大受刺激。她從此知道,護理是一門重要的學問。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她別無選擇,必須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離恩珀蕾花園幾英里處,有一個診療所,主治醫師富勒先生很有些名氣,據說畢業于牛津大學,而且是南丁格爾家的老朋友。于是,弗洛倫斯打算說服父母,給她一段時間,準許她去這個診療所學習。恰逢富勒夫婦應約到恩珀蕾花園做客,她就當著父母的面提出拜富勒為師。
不料,一場風暴就此爆發了。父親拂袖而去;母親則氣得發瘋,說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怪念頭;連姐姐也歇斯底里大聲嚷嚷,說妹妹一定是“中了邪”——這不單有失貴族身份,還會把病菌帶入家門,害死全家。
富勒夫婦感到很難堪。為了安撫南丁格爾夫婦,他們也只好向弗洛倫斯“潑冷水”,勸她放棄自己的想法。
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她咬緊牙關,沒有屈服。她開始偷偷鉆研起醫院報告和政府編印的藍皮書。她還私下給國外的專家(比如普魯士大使本森夫婦)寫信,向他們請教各種問題。并且,還時不時地索求有關巴黎和柏林兩市醫院情況的調查報告。每天早晨,她至少要學習一個多小時。當早飯鈴聲響起,她會迅速收拾書本,若無其事地下樓用餐,看上去規規矩矩,也盡量不提及內心的想法。母親要她負責儲藏室、餐具室和藏衣室的整理工作,她絲毫不敢怠慢。她希望母親回心轉意。她給朋友克拉克小姐寫信說:“我不得不做很多家務。那些衣被、玻璃杯、瓷器,已埋到我的下巴了。它們簡直是乏味透頂。我 也不禁要問自己:‘這就是生活嗎?難道一個有理智的人,一個愿意有所作為的人,每天想要做的,就是這些嗎?’”
舍棄愛情
在一次宴會上,南丁格爾結識了年輕的慈善家理查德。理查德對她一見鐘情,兩人一起談詩作畫,愉快交往。在弗洛倫斯寂寞無助的時候,理查德的數不清的信箋,給過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也曾把理查德稱為“我所崇拜的人。”但是,在他求婚時,她考慮良久,卻拒絕了他。她給理查德寫信說:我注定是個漂泊者。為了我的使命,我寧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錢。 [7]
弗洛倫斯曾在一封信中流露出追求獨身生活的態度,同時談到自己對婚姻的看法:“普遍的偏見是,歸根結底,一個人必須結婚,這是必然的歸宿。不過,我最終覺得,婚姻并不是唯一的。一個人完全可以從她的事業中,使自己感到充實和滿足,找到更大的樂趣。”此后,她拒絕了所有的求婚者。不過南丁格爾在晚年公開迂曲的表白了自己的性取向,她在自己的日記里寫到與英國和普魯士女性同床的興奮之情,她還在不少私人書信中贊許自己與女性之間的愛情,歐美專家經過了多年的考究與核實確定了南丁格爾的確有同性戀的傾向,南丁格爾也展示出了自己沖破成規這勇敢的一面。
南丁格爾護士簡介百科一覽相關文章:
★ 護士節的習俗
★ 南丁格爾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