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4000字論文(2)
中國茶文化4000字論文3
我國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分析
摘要:就茶文化的內涵而言,其中主要包含行為文化板塊和思想文化板塊。另外,對我國茶文化旅游資源進行開發,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向游客展現本土茶文化的行為要件和思想要件。需要指出的是,茶文化的思想要件將有助于提升旅游項目的市場差異度。開發思路包括:界定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市場定位、突出人文元素在開發中的市場差異化、建立同業協會和公共基金助推商業化、針對性制訂茶文化旅游資源戰略規劃等四個方面。
關鍵詞: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思路
與茶文化旅游項目市場化運營不同,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則側重于前期對項目使用價值進行打造,并在旅游經濟視角下來提升該旅游項目對游客所帶來的效用。因此,這就為我國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提出了要求。就茶文化的內涵而言,主要包含行為文化板塊和思想文化板塊。茶文化中的行為文化板塊,主要以藝術表現手段來展示與茶有關的文化信息。茶文化中的思想文化板塊,則主要以行為文化為載體,關注從載體背后所呈現出的思想文化元素。這就意味著,對我國茶文化旅游資源進行開發,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向游客展現本土茶文化的行為要件和思想要件,并側重思考思想要件的展示路徑。茶文化的思想要件將有助于提升旅游項目的市場差異度。
1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所呈現出的要求
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要求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歸納:
1.1自然資源開發的要求
茶文化資源必然需要建立在茶葉這一物質基礎上,所以自然資源開發則成為第一步。對茶文化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可以向游客提供生態茶園參觀項目,使游客獲得深刻的內心情感體驗。但由于茶葉種植在高山或高寒地區,這就為自然資源開發帶來幾個要求:第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要求較高;第二,道路規劃需要與生態茶園的區位和承載力相聯系;第三,可整合散落的茶園資源,形成規模化的趨勢。
1.2人文資源開發的要求
人文資源構成了茶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自然資源不同,人文資源的開發將有助于增強游客的體驗感,而這種體驗感又是通過與當地人的人際互動中來獲取的。如,參與到當地人對茶文化進行藝術性的詮釋中來。又如,體現農家茶文化的特色。因此,人文資源開發所呈現出的要求包括:第一,將分散的人文資源存在方式,形成相對聚攏的態勢;第二,分類建立起當地茶文化人文資源的開發模式。再者,對人文資源進行開發需要引入全域旅游的形態。
1.3產業資源開發的要求
所謂“產業”可以界定為,相互關聯行業之間所形成的集合。顯而易見,在進行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時,需要當地多個行業的共同支撐,如商品零售行業、餐飲住宿行業、茶葉生產行業等。這就決定了在開發過程中還需要將上述關聯行業整合進旅游項目之中,從而滿足游客的多元化消費需求。
2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與市場銜接的問題探討
2.1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結構性問題
該問題的提出與當前正在開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聯系,那么如何建立起與市場需求結構相適應的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路徑呢。這里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便是,茶文化旅游產品主要向域內還是域外消費者提供。若是對域內消費者提供,那么相同的茶文化背景必然會對自然資源開發的要求更高;而若是向域外消費者提供,那么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人文資源,都需要進行著力打造。可見,建立不同的市場定位,仍需要與自身的開發能力相聯系。
2.2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商業化問題
商業化的本質便是建立起旅游產品的交換模式,但從本文所討論的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主題而言,該項目在運營中存在著顯著的外部性,而這將弱化開發主體未來的收益回報率。另外,在全域旅游類型下來開展旅游服務,便使得當地居民參與到了茶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中來,所以未來對輔助資金的供給便成為必然。由此,以上所存在的商業化問題需要在市場運營之前得到解決,不然將抑制旅游市場各經濟主體之間的合作意愿。
2.3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可持續問題
在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需要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里的可持續包括這樣幾個要義:第一,實施循序漸進的開發步驟,使得邊開發邊運營;第二,維系現有茶園生態積載量,做到不破壞和及時修復。可見,從各地所反饋的信息中可知,關于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可持續問題,仍未能引起大眾的重視。
3關于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路徑思考
結合以上的闡述,這里從三個環節來對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路徑進行思考:
3.1理清市場定位
上文已經提到,對產品提供的目標消費者進行不同的定位,將直接決定著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重點和著力點,這也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與此同時,對于產品不同的市場定位又將影響到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力度和資金投入量,而對于那些深處高山和高寒地區的茶葉產地而言,顯著的資金需求瓶頸將嚴重制約他們的旅游項目開發進度,若是在項目開發中平均使力,那么將影響到重點環節的打造。可見,首先需要根據自身的開發實力理清市場定位。
3.2開展市場調研
目前,具備條件的域外不少地區都在打造茶文化旅游項目,并在對外宣傳上也根據自身的區位名稱和文化典故進行了商業化包裝。但從不少游客所反饋的信息中可知,由于急功近利的心態驅使得產品開發的許多方面還不甚完善。為此,在減少資源開發的重復率,以及努力建立起本地區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特色,有必要在開發之前開展市場調研工作。市場調研的內容包括:第一,對同類型產品的運營進行實地考察;第二,對游客消費偏好信息進行搜集;第三,認真剖析業內相關產品開發的成功或失敗的案例。
3.3發揮比較優勢
建立起旅游產品的市場差異性,這是旅游資源開發中永恒的主題。通過市場調研之后,應為建立起差異化資源開發提供思路。另外,充分發揮域內茶文化旅游資源的比較優勢,則是實現產品市場差異性的關鍵之所在。而且,這里的比較優勢可以為自然資源,也可以為人文資源,還可以為行業關聯性等多個方面。
4實施策略根據以上所述,實施策略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4.1界定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市場定位
界定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市場定位,需要以自身的資源開發能力和資金供給狀況為依據,同時還需要以旅游交通基礎設施的修建情況為參考。以身處高山地區的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項目為例,由于在開發中這里存在著不少顯著的限制性因素,所以在市場定位中應主要聚焦域內游客。但即使定位于域內游客,也需要在動態視角下對旅游項目拓展進行長遠規劃,并通過完善旅游產品供給體系,來將域外游客納入其中。
4.2突出人文元素在開發中的市場差異化
從市場調研中可以感知到,似乎自然資源已難以形成顯著的市場差異化,這種自然景觀式的開發模式極易模仿與復制,所以需要突出當地的人文元素。茶文化旅游資源中的人文文化,主要從飲食和藝術層面對茶的利用和表現而存在著,而且存在的載體則是當地的村落和農戶。這就意味著,在突出人文元素的旅游資源開發下,需要在全域旅游產業打造模式下將當地的村落和農戶組織起來,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展示平臺。
4.3建立同業協會和公共基金助推商業化
在運營茶文化旅游項目時,應充分發揮民間組織對市場經濟主體的協調作用,政府部門則起到最終的裁定和制度供給的職能。為此,這里需要建立同業協會制度,如茶文化家庭旅游服務業協會、生態茶園觀光業協會等。通過以協會為單位來進行關聯行業之間的銜接,就能較好的滿足旅游項目在打造中的內控要求。以行業協會建立公共基金項目,則能起到扶持弱勢成員的作用,這種具有共濟會特征的公共基金符合農業村落環境的傳統。
4.4針對性制訂茶文化旅游資源戰略規劃
確保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呈現出可持續發展的態勢,這里就需要針對性的制訂茶文化旅游資源戰略規劃。規劃的內容主要包括:第一,市場需求結構環節;第二,市場目標游客的拓展環節;第三,資金融通環節等。總之,需要以提升資源開發質量為目的,來制訂茶文化旅游資源戰略規劃。
5實證討論
下面以湖南湘西地區的少數民族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為例,進行實證討論:
5.1引入觀光農業、生態農業要素
受到湖南湘西地區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鳳凰縣的農業生產仍然延續著傳統農耕的作業方式。這一現實似乎成為制約當地農業發展的阻礙,但卻成為發展當地鄉村旅游項目的重要元素。
5.2引入鄉土風韻的旅游飾品要素
伴隨著近年來苗族民間藝術家在世界舞臺展露歌喉,人們對苗家服飾已有了充分了解;并且,漂亮的服飾也引起了諸多消費者的興趣。從旅游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包括服飾在內的飾品雖然統稱為旅游附屬產品,卻作為實物形態宣示了游客所到之處的見證。
6小結
本文認為,與茶文化旅游項目市場化運營不同,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則側重于前期對項目使用價值進行打造,并在旅游經濟視角下來提升該旅游項目對游客所帶來的效用。就茶文化的內涵而言,其中主要包含行為文化板塊和思想文化板塊,還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向游客展現本土茶文化的行為要件和思想要件。需要指出的是,茶文化的思想要件將有助于提升旅游項目的市場差異度。開發思路包括:界定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市場定位、突出人文元素在開發中的市場差異化、建立同業協會和公共基金助推商業化、針對性制訂茶文化旅游資源戰略規劃等四個方面。
參考文獻
[1]武美虹.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策略探討[J].工程技術(文摘版)•建筑,2016(37):331-331.
[2]宋亞超.基于文化安全視角下的鄉村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社會科學(全文版),2016(4):287-287.
[3]石銳.川西地區鄉村旅游項目規劃及景觀設計研究[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理論版2011(3):22-23.
[4]趙承華.鄉村旅游發展與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78-79.
中國茶文化4000字論文4
茶文化在日語中的內涵與外延分析
摘要:中國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茶葉發源地之一,在幾千年歷史變遷中,茶的飲用在世界范圍內開始廣泛的傳播起來,日本茶就是在這一過程中由中國所傳入的,結合日本的本土文化形成了具有獨特發展的綜合性茶文化。本文就日語中“茶”字的讀音開始,對日本的茶名、茶諺語、茶與人們生活之間的關系等方面對茶文化在日語中的內涵與外延進入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也從側面表現出茶文化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茶文化;日語;內涵;外延
日本的茶文化源自于中國茶,在日本本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具備了濃厚的民族色彩和民族特點。日本茶文化講究“和、敬、清、寂”四個特點,這是茶在傳入日本后,在本土文化的不斷融合下所形成的。日本茶文化已經把宗教、哲學、美學以及倫理同品飲茶的日常生活進行了有機的融合,使得日本茶文化逐漸具備了綜合性的文化特點,在日本的茶文化中,實現對于社會現實的束縛掙脫,實現人人之間的內心相處融洽成為了日本茶文化的最高境界。
1茶名在日語中的諸相
在中國的歷史中,“茶”這一漢字是在唐代中期才出現,在其以前的朝代歷史中,始終使用“荼”字進行表達。早于西漢古書《僮約》中就出現了對于“荼”的描述,如“朱荼盡具”、“武陽買荼”等的記載。而在日語中,茶的讀音又分為以下幾種,漢音、唐音以及吳音,除此之外,日本茶文化中的茶的出現以及茶的發音最早見于日本院政時代,據此可知日本茶大約是在中國的漢唐時期流入日本的。正因為這樣,在日語內始終保留著對于茶道的不同發音及讀法,這正是由于漢唐時期中國對于“茶”讀音的不同所造成的。而在日本語言中,像茶道這種存在兩種不同讀法的關于茶的詞語還有很多,例如“茶経”、“茶匙”、“茶會”、“茶房”、“茶寮”、“茶話”、“茶茗”等等。日本茶文化是茶在傳入日本以后,經過日本文化的不斷熏陶,在日本這一與中國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發展培育起來的。在日本基于環境和歷史因素等的影響下,日本茶文化形成了與中國茶文化所不同的文化特征,僅在茶類品種上就與中國存在極大的不同。中國的茶葉種類按照其色澤、香味、制造方法和產地可以分為六大類上百個品種,即便是按照國際上慣用的以發酵、不發酵作為茶葉種類的區分關鍵仍然可以分為白茶、黃茶、黑茶、綠茶、紅茶及青茶等六個茶類。而日本雖然在歷史上進行過紅茶以及青茶的制作,大都因為一些原因而慘遭失敗,當前我們所說的日本茶文化完全是以綠茶為參考的。在日本茶文化中,盡管只有單一的綠茶品種,但是日本人在對于其種植方法、采摘時間、工藝制作等方面進行了不斷的發展和改革,制作出了許多不同的綠茶名稱,僅僅從對于這些綠茶產品的命名中就不難體現出,日本茶文化對于其日本人生活生產的重要影響,不難看出日本國民對于茶的喜愛程度及細致觀察。如遮蔭茶,是在對茶葉進行為期7日前后的遮蔭后再進行采摘的芽茶,因為這一特點,也常常稱其為玉露茶。又如煎茶:其制作原理是專門使用經過機采后的茶葉經使用蒸氣處理這一工藝而制作出的。煎茶是日本國內的主要茶品,其生產、消費基本限于日本國內,在其他國家很少能夠品嘗到。還有抹茶,是在用覆蓋茶樹的方式使得茶樹得以緩慢的生長,再經過茶葉采摘工序后,再用專門的器具將茶葉鋪平、干燥、碾碎所制作而成的。除了這三種具有獨特工藝的茶葉之外,日本還有例如玉綠茶等許多綠茶品種。從日本茶在日語中的茶名不難看出日本人對于茶葉的喜愛,對于每一種茶都傾注著國民的情感。在日本茶文化中,大部分的茶命名都使用了漢字,對于中國人來講,也能夠對其茶葉的品類進行簡單的區分,明確其大致的茶品特點,但是有一些獨特的茶名。例如麥茶、蕎子茶等就是以大麥和蕎麥的種子經過特殊的制作工藝,如脫皮煎炒等制作而成的。通過對于日語中茶文化的諸多分析,不難看出日本人對于來自中國的茶文化進行傳承,并有所發展,在保持其傳統的基礎上,不斷的加入本土因素,最終形成了具有獨特的日本茶文化。
2茶與日本人的互涉關系
在日本社會中,茶文化早已深入到了日本國民生活中,已經實現了和日本人民生活的緊密結合。在日語的日常表達當中就有很多借用茶的寓意進行語意的表達的,例如“滅茶苦茶”和“茶化”,其意思分別是形容房間或者空間內的東西十分臟亂和與人鬧著玩,而“茶入”則是指別人說話,有人在旁邊突然說話等等,茶文化已經深入到日本群眾的生活當中。本文就與茶文化相關的特殊日語寓意進行一些簡單的介紹。(1)茶坊主:這一詞語在日本文化中是專指那些仗勢欺人、奴顏婢膝的人。在日本文化中,茶坊主本是從事司茶這一職位的人,專門負責茶具的整理,泡茶招待客人等工作,但是因為愛巴結權貴,仗勢欺人落得罵名。(2)色男茶漬飯:在日本文化中,“色男”是對美男子的一種稱呼,這種語言本來自于風塵女子對于年紀輕、長相好的男士進行揶揄、挑逗,意思說在風塵女子的眼中長得帥的男人就如同飯菜一樣,都是并不稀罕的東西。(3)茶碗與茶碗:眾所周知,飲茶所用的器具茶碗不能夠收到哪怕輕微的碰撞,這都會導致里面茶水的濺落,因此這個詞語在日本獨特的茶文化背景下,常用來形容兩個性格相似的人之間容易對對方造成傷害。(4)茶百姓絞出:其本意為在盛放茶葉的袋子中,用力的擠壓總能夠得到一些茶葉渣,后專門用來指權貴階級壓榨百姓總能夠壓榨出一些民脂民膏。盡管本文只是列出了以上三種與茶文化相關的日語寓意用法,但是不難看出日本人對于茶的情懷,對于茶的細致觀察,因為只有這樣的基礎上才能夠將茶文化與人情世故聯系起來,并且歸納出其事例意義,這也是日本茶文化的獨特民族特點。
3茶諺語與日本的社會生活
諺語是一個民族的語言濃縮,具有深刻的思想價值及文化含義。茶文化已經成為日本社會生活中的不容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日語中的茶諺語也是具有適應的社會意義的。日本人在對于茶文化的不斷本土化以及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中,已經形成了以茶文化為依托的簡潔凝練的諺語表達方式,根據日本茶文化與日本語言的深入結合表達,茶諺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3.1寄托心愿,因緣生起
“因緣生起”是佛教的一種說法,即“緣起”,日本茶葉由中國傳入,是在唐朝時期由留學僧侶傳入日本后進行茶的種植、制作學習的,因此,茶就理所當然的被賦予了緣起的意義,有著對于好壞等的特殊寓意,在日本的茶諺便有著寄托心愿的含義。這一類型的茶諺語有:茶柱立縁起,意思是茶葉立起好兆頭;茶柱立子得,意思是茶葉立起得貴子,朝茶納福,即早茶招福以及余茶有福,意思是剩茶有福根;茶柱立客來,當茶葉豎立起來的時候,就代表有貴客臨門等等。
3.2傳承茶文化,弘揚茶文化魅力
在日本國內有一些學者認為當年中國的秦始皇,下令徐福等出海所帶的不老仙藥就是指抹茶這一茶品種,但在1191榮西禪師訪宋回國帶回日本的正是抹茶的制作工藝,因此榮西被稱為日本的茶宗,其對于茶得養生保健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說茶葉乃養生固本的仙物,具有延年益壽的特殊效果,這一點在日本的茶諺語上也不難看出,如茶水詮,意為好茶配好水;茶飲置,意為品一口茶,口齒都有香氣留存;濃茶目毒気薬,其意思是說濃茶能夠讓人保持清醒,這些茶諺語不僅傳承了茶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弘揚了茶文化的無窮魅力。
3.3寓意生活經驗,為人處世之道
在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茶文化都滲透其中,茶諺語對于生活經驗、人生哲理、為人處世之道的總結歸納也是其在日語中的內涵與延伸,而且其內容豐富,容易為他人所接受,并且在歷史的沉淀中具有更多的延伸意義,能夠對他人的思想行為起到良好的勸誡效果。例如:親甘茶毒,意思是過度的溺愛自己的孩子,就會阻斷他們的前程;茶殻肥,有著一個人的才能不會被埋沒,終究會有用武之地的含義;茶花香花香,就如同我國有著酒逢知己,在日語中有著茶逢知己之意等等。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茶文化同日本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茶在日語中的存在和使用,就像是茶文化的一面鏡子,將茶文化行動形象的映射在了日語中。日本茶文化是在日本傳統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發展創新的,其在日語中始終具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廣闊的延伸度。
參考文獻
[1]彭新勇.日語中茶文化的外延[J].外國問題研究,2009(2):79-82.
[2]張建立.日本人與中國人的感情模式特征簡論———以“侘茶樂境”與“孔顏樂處”為中心[J].日本學刊,2009(6):107-120+160.
[3]石隆瑞.日語中的文化元素及其生活藝術體現[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5(4):1263-1264.
[4]詹桂香.《日本概況》教學中多媒體課件運用的必要與實踐———以日本茶道為例[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2(1):88-94.
[5]劉樸兵.略論日本茶文化的演變[J].農業考古,2012(2):282-289.
[6]徐靜波.鐮倉、室町時期的茶文化與日本茶道[J].日本學論壇,2008(3):19-27.
[7]周寶玲.中日茶貿易中商務日語溝通技巧研究[J].福建茶葉,2016(1):40-41.
猜你感興趣:
中國茶文化4000字論文(2)





上一篇:中國茶文化3000字論文
下一篇:中國茶文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