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興趣愛好>其它興趣愛好>飲茶>

    茶文化的相關論文有什么

    時間: 曾揚892 分享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精髓可以歸結為博大精深的茶道精神,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相關論文,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的相關論文1

      茶文化旅游對茶葉經濟發展的作用

      摘要:發揮比較優勢來引入生態旅游項目,則可以在范圍經濟效應下推動茶業經濟發展。位于茶業經濟發展鏈條上游的“茶葉種植生態園項目”,便可以在生態旅游項目中獲得存在的價值。茶文化旅游的功能可定位于提升知名度、茶產品展示、渠道搭建等三個環節。推動茶業經濟發展的模式則包括:形成茶業經濟發展模式的植根性態勢、打造茶文化旅游特色并充實活動內容、貫穿于茶文化旅游中實現產品的展示、將茶文化旅游與客戶關系管理相聯系等四個方面。

      關鍵詞:茶文化;茶業經濟發展;生態旅游

      挖掘區域茶文化旅游資源來助力當地茶業經濟發展,是促進我國茶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從自然稟賦條件來看,茶業產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和高寒地區,而且與之相關的茶葉深加工企業在區位選擇上也以資源指向型為主導。從中不難發現,除了大力提升當地茶葉產品的品質和域外知名度外,發揮比較優勢來引入生態旅游項目,則可以在范圍經濟效應下來推動茶業經濟發展。之所以提出“生態旅游項目”在于:以形成區域差異性和新奇性為要求的旅游資源開發而言,需要使當地的茶文化旅游項目獲得差異性、新奇性的特質,以及滿足游客多樣性需求的特征?;谝陨纤?,筆者將就文章主題展開討論。

      1問題的提出

      如何在茶葉種植生態園項目中挖掘茶文化,則是構建茶文化旅游項目的第一步。結合筆者的體會,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挖掘茶文化。

      1.1生態主題下的文化元素

      茶葉種植項目所蘊含的生態文化元素,與當前我國所大力開展的生態文明建設相符合。通過筆者對近年來旅游項目類型增長數據的考察可知,生態游項目成為了游客十分青睞的旅游產品。具體而言,生態主題下的文化元素包括“綠色、無污染”等核心要件,通過展示生態文化元素將能在游客面前塑造區域茶葉品牌,這一結果自然就與茶業經濟發展相關聯了。由于茶葉生長所依賴的特殊自然環境使然,在區位上毗鄰的生態環境都可以納入到文化元素的提煉之中。

      1.2種植主題下的文化元素

      為了提高茶葉的品質,在許多茶葉種植園區都采取的是精耕細作的種植方式,而這種基于原生態的種植方式便是對我國農耕文化的一種展示。與都市文化不同,農耕文化在時間節奏上呈現出“慢”的特點,而且通過人們的勞作向自然界獲取財富,這本身就與都市文化形成了強烈對比,也正因如此,才能使種植主題下的文化元素挖掘具有商業價值。

      1.3品茶主題下的文化元素

      在以生態文化、農耕文化為特色的旅游項目中,必然需要在品茶主題下來挖掘文化元素。與簡單的喝茶不同,品茶不僅需要靜心品出茶味,還應在茶道中悟出人生道理。可見,追求休閑慢生活的都市游客,將能在品茶中獲得旅游的樂趣。

      2茶文化旅游與茶業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簡單而言,茶文化旅游與茶業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2.1茶文化旅游優化茶業經濟發展

      前面已經提到,茶葉種植、茶葉生產受到自然稟賦條件和成本控制目標的約束,往往聚集在山地和高寒地區。從商業化視角來看待這種情形,當地茶業經濟發展將因區位劣勢而受到抑制。隨著茶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在生態旅游項目的帶動下便能使當地的茶葉產品逐漸走進游客視野,讓游客認識并體驗以茶為媒介的旅游產品,進而優化茶業經濟的發展。

      2.2茶文化旅游展示茶業經濟發展內容

      茶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體現便是茶葉銷售,而茶葉作為一種快消品如何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不僅需要實施有效的營銷策略,還需要借助一系列的活動展示其中的茶葉品質信息。茶文化旅游項目所呈現出的種植、炒茶、品茶內容,便能在產業鏈條下依次向游客展示當地茶業經濟的主要內容。這樣一來,便能增強當地茶葉產品的消費者體驗度。

      2.3茶文化旅游搭建茶業經濟發展渠道

      若要推動當地茶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便需要大力挖掘消費者資源,或者說是拓展市場份額。這就意味著,在茶業經濟發展中離不開中間渠道的搭建。那么如何進行招商引資來搭建中間渠道呢?不難發現,茶文化旅游項目的實施不僅能提升當地茶葉產品的知名度,還將有助于招商引資工作的開展。在旅游項目中植入客戶關系管理要件,便能維系中間渠道的穩定性。

      3茶文化旅游助力茶業經濟發展的功能定位

      具體而言,茶文化旅游助力茶業經濟發展的功能可定位于以下三個方面。

      3.1提升知名度的功能定位

      根據市場營銷學對產品結構的定義,其從內到外分別是核心產品、有形產品、附加產品。茶文化旅游提升茶葉產品的知名度,實則就是通過打造有形產品為出發點的。有形產品可以理解為是核心產品的品牌,而品牌的作用在于建立產品的市場差異性,以及增強消費者的產品忠誠度。為此,茶文化旅游就需要圍繞著以上目標來進行功能定位。不難發現,茶文化旅游所蘊含的茶文化旅內容,則能夠起到提升茶葉產品知名度的功能。

      3.2茶產品展示的功能定位

      茶產品展示的目的在于激發起游客的購買意愿,以及推動招商引資工作的開展。因此,展示中就應將茶產品獨特的一面呈現出來。這里獨特的一面可以是茶葉種植環境,也可以是茶葉制作過程,同時也可以是茶葉消費環節。所有這些都通過茶文化元素的釋放來激發起游客的購買意愿,而且也與茶葉產品市場知名度提升相匹配,借助顯著的市場差異性塑造了產品品牌。

      3.3渠道搭建中的功能地位

      渠道搭建中茶文化旅游功能的體現,歸因于茶產品知名度的提升和茶產品的有效展示。茶業經濟發展的核心理念便是將茶葉資源通過商業化運作來使當地社會獲得經濟效益為目標。由此,茶文化旅游作為一種載體,便可以作為一個切入點來使當地茶葉生產企業與域外經銷商進行商貿洽談,并在雙贏態勢下搭建起中間渠道。

      4定位驅動下的茶業經濟發展模式構建

      根據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驅動下,茶業經濟發展模式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4.1形成茶業經濟發展模式的植根性態勢

      推動茶業經濟發展需要在茶葉產業視角下來進行,而茶葉產業作為相互關聯的茶葉價值鏈系統,天然與區域自然和社會環境相適應。這就要求,茶業經濟發展模式應具有區域環境植根性。這里的植根性主要體現在與當地的茶文化環境相融合,與當地旅游資源開發相適應,這樣才能使茶業經濟發展獲得不竭的內驅動力。

      4.2打造茶文化旅游特色并充實活動內容

      打造茶文化旅游特色的目的在于對茶文化的推廣及傳播,促進當地的經濟創收。為此,當地可以根據民俗和茶葉生產周期設立茶文化旅游節,在節日中通過引入招商引資內容來拓展當地茶葉的銷路。這里的關鍵詞是“特色”二字,而突出特色便需要從旅游文化節的內容構成上下工夫。筆者建議可以在增強游客對茶葉種植、制作品茗茶藝等的個體體驗度上下工夫,還可以在挖掘區域茶文化元素上做文章。

      4.3貫穿于茶文化旅游中實現產品的展示

      前面提到了茶文化旅游項目在實施中應突出生態文化、農耕文化和品茶文化,那么當地茶葉產品的展示活動也應貫穿于上述文化旅游之中。具體而言,參觀茶葉種植生態園區可以將生態文化顯性的一面展示給游客,進而能說明當地茶葉產品具有綠色生態特征。通過設立參與茶葉采集和炒茶的活動項目,游客便可以親身感受到采茶所蘊含的農耕文化元素,以及炒茶與品茶相聯系的勞動樂趣。

      4.4將茶文化旅游與客戶關系管理相聯系

      這里的客戶可以是游客還可以是中間渠道商,而客戶關系管理的重點應是中間渠道商。為了鎖定中間渠道商,茶文化旅游項目實施中便應以旅游節為契機,邀請中間渠道商參與到節日慶典中,并通過評選年度優秀經銷商作為激勵機制。這樣一來,就能較好的確保中間渠道的穩定性。我國每年在不同的城市舉行茶文化活動和舉辦國際性茶文化節、茶博覽會,弘揚茶文化,推介茶產品。不少國內外客人遠道而來進行茶葉、茶具、茶詩書畫作交易,購買其喜愛的茶商品;而隨著茶保健知識的普及,愛茶者、嗜茶者、買茶者的增加,茶葉消費量的增長,給我國茶葉行業帶來了無限商機。茶會展不僅促進茶經濟繁榮,也拓展了會展業的發展空間。茶館是愛茶者的樂園,也是人們休息、消遣和交際的場所,歷史十分悠久。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過去的老漢飲茶,發展為男、女、老、少齊品茶。茶文化的有力推動,使茶館也得到迅速發展,不斷地促進了茶業經濟的發展。

      5小結

      本文認為,茶文化旅游的功能可定位于提升知名度、茶產品展示、渠道搭建等環節。在推動茶業經濟發展上則需要從:形成茶業經濟發展模式的植根性態勢、打造茶文化旅游特色并充實活動內容、貫穿于茶文化旅游中實現產品的展示、將茶文化旅游與客戶關系管理相聯系等方面下工夫。

      參考文獻

      [1]殷鑫浩.關于鄉村旅游項目的創想設計[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1(4):32-34.

      [2]高天宇.生態旅游項目的開發與策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1,(2):79-80.

      茶文化的相關論文2

      中國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分析

      摘要:

      儒家思想是中國最主要的哲學思想,兩千多年來一直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和生活。中國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也與儒家思想具有密切關系,雖然中國茶道精神體系中有佛家和道家的思想精神,但其受儒家的影響最大。中國的茶文化中體現了儒家“修齊治平”等思想,如茶文學作品中體現了儒家的禮儀、治世觀思想,婚嫁茶俗、祭祀茶俗、“白族三道茶”等茶俗中體現了儒家思想。

      關鍵詞:儒家思想;中國茶文化;茶文學作品;茶俗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春秋時期的孔子,后又經過先秦時期孟子和荀子的發展,使其思想體系更趨完善和豐富,但儒家思想在此階段還只是諸多哲學思想中的一種,在社會上沒有突出的地位。西漢時,由于社會政治的需要,出現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場景,使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統和主流思想。從此,儒家思想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獨領風騷,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包括了中國茶文化。中國人飲茶用茶的歷史非常悠久,但在非常長的時期內,人們對茶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其物用功能,如止渴、治病解毒等方面。到漢晉時期,有人開始將茶與精神文化聯系起來,發展到唐代,茶與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聯系日益緊密,在以陸羽、皎然、白居易等為代表的多位茶人努力下,茶文化正式形成了,其標志就是世界第一本茶書《茶經》的問世?!恫杞洝返淖髡哧懹痣m然自小在寺廟長大,從小跟著師父學習佛學和茶事,但他喜茶事而不喜佛學,反而喜歡儒家的一套,在他十一二歲時離開了龍蓋寺,當了兩年的優伶,開始正式接觸書籍進行學習,十四歲時被竟陵郡太守李齊物發現并授其學問,后又因緣際會結識了很多文人士子。[1](P54-58)陸羽自身是比較傾向于儒家思想的,也正是儒家思想中積極入世的觀念促使他走遍全國各地,精心鉆研茶事,并將自己多年有關茶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編寫成書,即《茶經》,從而促進整個茶產業的發展,對后世也有重大貢獻??梢?,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茶文化的形成,這又使中國茶文化蘊含有儒家的思想內涵。

      一、中國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內涵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2](P6)馮友蘭先生如此理解這段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修身”達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3](P215)儒家的這種思想不僅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也在中國茶文化中體現出深厚內涵,這或許是文人愛茶的重要原因。

      (一)“修身”在茶文化中的體現

      《大學》中說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2](P6)而茶的諸多功效都是有益于個人修身的,一方面飲茶有益于健康的體魄,另一方面飲茶有益于靜心、激發思維等。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將茶有益于修身的功能總結得十分到位,全文如下:“以茶散郁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4](P88)儒家提倡“身心兼修”。當身體的健康得以保證后,“修身”成為對一個人禮儀道德修養的要求。因此,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一部分的中國茶道中也處處體現出對禮儀的要求和規范,如在茶藝表演前后表演者要向客人行禮,表演過程中茶具的擺放和手法等也都有相應的禮儀要求,給客人敬奉茶時要恭敬地雙手奉上。“仁”是對修身中的內心道德要求,“仁”的本質是“愛人”,在茶道中,只有持有一顆“愛茶、愛器、愛人”之心才能泡好每道茶,茶人在沖泡茶和品飲茶時也是對自己的修行。著名茶文化專家余悅認為:茶性中“仁”之所在亦由飲茶之人一一道出,“天下茶人是一家”,“仁”的精神經由種茶、飲茶、品茶之人由日常生活點滴中契入到了茶外柔內剛之體性中,亦是“仁”使“世界茶人,同飲一杯茶”成為文化美談。[5](P115-130)

      (二)“齊家”在茶文化中的體現

      “齊家”是指能夠使家族的全體成員齊心協力、和睦相處、其樂融融?!兜茏右帯分锌傂蜓裕?ldquo;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6](P1)孝悌是齊家中重要的禮節,對父母抱孝敬親愛之心,對兄弟姐妹懷尊敬友愛之情,對待伴侶相親相愛,對待孩子嚴格慈愛。中國茶道在家庭禮節之中有獨特的地位,如給長輩奉茶表示恭敬、新婚夫婦共飲和合茶表示夫妻恩愛等都體現出茶道精神。如今,社會風氣相對浮躁,人們生活節奏快,回家后基本都是各做各的,看電視的看電視,玩手機的玩手機,加班的加班,難得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長此以往,一家人的感情也難以深厚起來。因此,我們應該發揮茶的作用,讓茶將每個家人的心聯系起來,下班、放學后,一家人圍坐一起泡茶、聊天這種場面很溫馨,這也是一家人之間交流溝通的最好時間,交流好了家人之間就沒有隔閡,感情自然很好。

      (三)“治國平天下”在茶文化中的體現

      茶不僅有助于修身齊家,還對治國有一定作用。中國自唐代起就有茶法茶政,宋元明清時期都設定了自己的茶法茶政,主要有貢茶制、茶稅、榷茶制、茶馬互市政策等等。貢茶制、茶稅和榷茶制過于苛刻時會引起茶農的暴動,這是不利于國家穩定的。唐文宗時,江南榷茶使王涯制定了殘酷的榷茶措施,命令百姓把他們的茶樹都挖掘起來移植到官場中去,并把他們已經加工好而尚未出售的茶葉統統燒掉,這一舉措導致民間怨聲載道。[7](P44-46)宋代,朝廷為了解決戰馬來源和籌集軍費,在四川實施嚴格的榷茶制,導致茶課大量增加,人民負擔過重,激發了社會矛盾。合理的茶法茶政則有利于茶產業發展和社會和諧,建炎初成都漕司趙開變革茶法,減輕了過去官買官賣茶法的危害,使得社會矛盾有所緩和。[8]茶馬互市政策始于唐代,盛行于兩宋和明清時期。游牧民族由于長期以食肉為主而對茶有強烈的需求,他們所產的馬的品質遠遠勝過中原地區,因此,中原地區和游牧民族開始了茶馬互市,茶馬互市為國家所控制或在國家政令許可下進行,基本成為國家控制邊境游牧民族并且獲取戰馬的主要外交手段。[9](P43-44)古代中國人說“天下”,意思是想說“世界”,但當時對世界的了解還沒有超出中國的范圍,因此,能保持邊境和平也就算“平天下”了。到了現代,“茶和天下”已成為中國茶的主旨,2010年在上海世博會中舉辦了“世界和諧茶會”,來自一百多個不同國家和民族的賓客,在茶香四溢的世博園中分享“一個地球、一個聯合國、一杯中國茶”的茶之盛宴。

      二、茶文學作品中的儒家思想

      文學作品形式豐富,如詩詞歌賦、小說等,而與茶有關的作品在古代以詩詞為多。茶詩是以茶為主題的詩詞,最早的茶詩出現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歷經一千七百多年的發展,中國茶詩詞數量眾多,僅陸游的茶詩就有近300首之多。這些茶詩詞作品是愛茶的文人飲茶生活情趣和審美理想的詩意凝結,具有深厚的美學意味與文學內涵,更是文人們思想觀念的寫照。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詩人們將自己在茶事活動中的感受寄寓于詩詞中,從而使儒家思想在茶詩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一)“禮”在茶詩中的體現

      儒家文化講求禮,茶詩中的茶文化充分體現了儒家文化的禮儀性,如唐代白居易的茶詩《曲生訪宿》“村家何所有?茶果迎來客”,凸顯了客來敬茶、以禮待人的禮儀。陸龜蒙的《謝山泉》亦體現出了這樣的禮儀文化:“決決春泉出洞霞,石壇封寄野人家。草堂盡日留僧坐,自向前溪摘茗芽。”陸龜蒙待客以禮,親自為客人煎茶,彰顯了儒家的禮儀。[10](P71-75)宋代陸游的茶詩也有多篇記錄了客來敬茶禮俗,如《仲秋書事》中“客來深愧里閭情……旋置風爐煎顧諸”,《示客》中“一點昏燈兩部蛙,客來相對半甌茶”,《觀梅至花涇高端叔解元見尋》中“春晴閑過野僧家,邂逅詩人共晚茶”,《行飯至新塘夜歸》中“凄迷籬落開寒菊,鄭重比鄰設夜茶”,等等。[11](P7)這種以茶待客之禮看似淡泊,實則真誠,主客情誼在或濃或淡的茶味中得以凈化和升華。茶以其淡泊、高潔之品,歷來為文人雅士常見互贈之物,因此以茶贈友成為儒家禮儀在茶中的另一種體現,很多詩人都寫下了這類酬、贈茶詩。如唐代盧仝的著名茶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李白唯一的一首茶詩《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白居易的《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等等,陸游也有很多描述朋友間互相饋贈茶葉的詩詞,如《九日試霧中僧所贈茶》《喜得建茶》等。

      (二)儒家治世觀在茶詩中的體現

      盡管很多文人茶人在仕途上屢屢遭遇不順,他們中有很多在失意之時也接觸老莊思想和釋家思想,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及“學而優則仕”的治世思想早已深深根植于他們的思想中。不論何時何地,他們救民于苦難的崇高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都不會減少,這種思想在茶詩作品中已有體現?!蹲吖P謝孟諫議寄新茶》的作者盧仝是個好茶成癖之人,他的詩歌作品大多反映了當時腐敗的朝政與民生的疾苦,在這首茶詩中亦如此。全詩寫謝孟諫議為自己送來新茶,詩的第一部分描述了所贈之茶是精致稀罕的珍品,第二部分敘述煮茶和飲茶的感受,極為浪漫,最后,筆鋒一轉,轉入為蒼生請命,望那些享受的上位者能夠知道老百姓的辛勤勞苦。最后一句“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充分表達了盧仝的仁愛之心,為天下勞苦百姓請命。宋代文壇有很多著名文人也創作了許多有關茶的詩詞作品,如歐陽修、蘇軾、范仲淹、黃庭堅、陸游等。他們的茶詩詞作品不僅文采斐然地描述了文人士大夫們對茶的熱愛與審美享受,其中一部分作品還寄寓深厚,當時特殊的國情和作者的境遇都可從中反映出來,表面上通過茶展示出士大夫們閑情雅致的生活體驗,實則蘊含了一種理性的生活態度和憂國憂民的情懷。陸游的茶詩尤其具備這種濃厚的渴望救國救民的感慨,這就是儒家的“治世”精神。《七月十日到故山削瓜瀹茗翛然自適》云:“鏡湖清絕勝吳松,家占湖山第一峰。瓜冷霜刀開碧玉,茶香銅碾破蒼龍。壯心自笑老猶在,狂態極知人不容。擊壤窮閻歌帝力,未妨堯舜亦親逢。”前幾句設若展現出一種充滿情趣和閑適的生活狀態,實則不然,后幾句“心里話”才是詩人當時心境的真實寫照,他渴望遇到堯舜這樣的賢能君主,讓自己有施展才能和抱負的機會,為天下太平貢獻自己的力量。[11]

      (三)理學思想在茶文學作品中的體現

      宋理學家(新儒家的一派)朱熹一生與茶結緣,他經常以茶寓學,以茶明禮。朱熹在論江茶與建茶時賦予茶以“中庸之為德”,具體論述如下:“江茶為草茶,味清薄,有草野氣。雖有清德,而失之‘偏’;而建茶是臘茶,其味最中和醇正。建茶之膏本偏于厚,制作時榨去過剩的膏脂,故其味不濃不淡,不厚不薄而歸于‘中’。再者建茶之味‘正’而長,而歸于‘庸’。故而建茶,在諸茶中最具有‘中庸之道’。”[12](P32-38)朱熹還以飲茶作類比來闡明“理而后和”的大道理,《朱子語類•雜類》138條,孫夔記載:“物之甘者,吃過必酸;苦者,吃過卻甘;茶本苦物,吃過卻甘。問:此理何如?曰:也是一個理,如始于憂勤,終于逸樂,理而后和,蓋理天下至嚴,行之各得其分,則至和”;又如“家人嚆嚆,悔厲吉;婦子嬉嬉,終吝,都是此理”。這理實際上也是論述“禮”與“和”的關系。朱子認為“理而后和”,禮是和的前提;有禮才能有和,而禮行得“各得其分”,便能行到“至和”之理,是朱子對茶“禮”的思想升華。[12](P32-38)

      三、茶俗中的儒家思想

      《中國茶葉大辭典》中提到:“所謂茶俗,是在長期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以茶為主題或以茶為媒介的風俗、習慣、禮儀,是一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形態下的產物,隨著社會形態的演變而消長變化。”[13](P480)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習慣差異很大,因此具有異彩紛呈的茶俗,這些多姿多彩的茶俗中也體現出豐富的儒家思想。

      (一)婚嫁茶俗中的儒家思想

      茶在中國的婚嫁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古代,“三茶六禮”是古代傳統婚嫁中不可缺少的習俗禮儀。“三茶”即提親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定茶”和洞房時的“合茶”,訂婚時女方接受男方的茶也稱之為“受茶”或“吃茶”。為什么茶在中國傳統婚嫁中如此重要呢?首先,受儒家思想影響至深的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講究禮儀和忠貞的民族,而茶之本性恰好與之相合,明代茶人許次紓《茶疏》中說:“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結婚,必以茶為禮,取其不移植之意。”[14](P275)與他同時代的郎瑛在《七修類稿》中更是詳細說到:“種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生也;故女子受聘,謂之吃茶。又聘以茶為禮者,見其從一之義也。”[15](P490)故古有“一女不吃兩家茶”的說法,意即女方吃了男方的“下茶”就表示名花有主了,以后要忠貞于男方。[16]其次,茶樹是常青樹,象征婚姻能長長久久,幸福美滿。最后,茶樹結籽較多,一苞含籽數粒,象征多子多福,儒家思想特別注重家族,多子是一個家族興盛繁榮的必要條件之一。

      (二)祭祀茶俗中的儒家思想

      在我國民間,茶不僅作為日常生活飲品,也是祭祀時不可或缺之物。儒家雖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卻對喪禮和祭禮十分重視,這種祭祀之禮是出于對祖先的孝敬,其意義是詩的,而不是宗教的。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當地人用茶葉祭奉他們最高的保護神“薩歲”,這個“薩歲”并不是神仙菩薩,而是指去世了的祖母或世祖,祭奉薩歲的儀式很講究,場面亦很宏偉,伴隨著鞭炮、鳴樂和人們的吆喝聲,長者用上好的茶葉泡上三碗茶極其恭敬肅穆地放置在供桌上,以表達后世子孫對薩歲的孝敬之意。[17]在湖南安化,每到重大節日或先祖的生日,家家戶戶都要行祭祀之禮,備好一桌菜后行三道禮,第一道是酒,第二道是米飯,第三道是茶,每一道都要給先祖鞠躬行禮,請先祖好好享用,并請他保佑后輩子孫平平安安,還要燒紙錢,用這種先祖再世時的生活模式來表達子孫們的孝敬之意和緬懷之情。

      (三)“白族三道茶”中的儒家思想

      三道茶是白族的茶俗,是白族民間在喜慶之時接待貴賓的隆重茶禮。三道茶,頭道是苦茶,即雷響茶;二道是甜茶,即乳扇茶;三道是回味茶,取蜂蜜、姜汁、松子仁、核桃片、桂皮末等適量,用茶水沖泡而成。這“一苦二甜三回味”象征人生三部曲、事業發展的三個階段,暗示人生需要艱苦奮斗吃盡苦中苦才能獲得幸福的生活和事業的成功;第三道回味茶,茶中有麻辣之味,白族語麻辣為“欺欺殼殼”與親密富足諧音,含有祝福賓客萬事如意、富有、生活如蜜甜之意,而“麻辣”則暗示對人生道路、美好的生活、事業的成功要反思和回味。[18](P28-31)這種“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象征正是儒家思想中“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實際寫照。中國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博大而精深的儒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從春秋戰國時期延續到現代文明,今天仍然對我們產生深刻的影響。陸羽是中國茶道精神的開宗之祖,源遠流長的中國茶文化從萌芽到整個漫長的發展過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深遠影響,儒家思想幾千年來一直影響、規范著中國人的思想行為,蘊含在中國茶文化中。在浮躁、焦慮、內心沖突等消極心理普遍存在的現代社會里,人們崇尚于茶的儉淡、精清、恬靜、沖和等特質。因此,挖掘儒家思想在中國茶文化中的具體體現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儲仲君.陸羽其人其事[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2(5).

      [2]論語大學中庸[M].王國軒,張燕嬰,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3]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劉勤晉.茶文化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

      [5]余悅.儒釋道和中國茶道精神[J].農業考古,2005(5).

      [6]錢文忠.解讀弟子規[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7]錢時霖.我國古代的茶稅、榷茶和茶法[J].中國茶葉加工,1994(4).

      [8]趙歡.趙開茶鹽酒法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1.

      [9]錢時霖.我國古代的茶稅、榷茶和茶法(續)[J].中國茶葉加工,1995(1).

      [10]陳力祥.淺談唐代茶詩中的儒釋道旨趣[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11]付玲玲.陸游茶詩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06.

      [12]龔志.宋大儒朱熹的茶道人生[J].農業考古,2004(2).

      [13]陳宗懋.中國茶葉大辭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14]朱自振,沈冬梅.中國古代茶書集成[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

      [15]郎瑛.七修類稿[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16]孫雪兵.婚嫁茶俗現象探析[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17]朱海燕.湖南茶俗探源[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5.

      [18]蘇松林.白族“三道茶”文化特征初探[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1991(4).

    茶文化的相關論文有什么相關文章:

    1.關于茶文化的論文有哪些

    2.有關于茶文化方面的論文

    3.關于中國茶文化的論文

    4.淺談茶文化相關畢業論文范文

    5.茶道與茶文化論文有什么

    6.茶文化1500字論文有什么

    茶文化的相關論文有什么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精髓可以歸結為博大精深的茶道精神,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相關論文,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的相關論文1 茶文化旅游對茶葉經濟發展的作用 摘要:發揮比較優勢來引入生態旅游項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23361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凹凸| 亚洲最大黄色网站| 999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性欧美18~19sex高清播放|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波多野结衣最新电影| 在线观看国产剧情麻豆精品 |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日本动态120秒免费|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不卡在线亚瑟| 精品福利三区3d卡通动漫| 好吊妞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97影院九七理论片男女高清|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四区|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韩国三级在线视频| 我想看一级毛片免费的| 免费鲁丝片一级在线观看| 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 欧美野性肉体狂欢大派对|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五月婷婷丁香六月| 被按摩的人妻中文字幕| 成人亚洲欧美激情在线电影| 亚洲色欲色欲www| 亚洲图片欧美另类| 日产中文字乱码卡一卡二视频| 又硬又大又湿又紧a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