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興趣愛好>其它興趣愛好>飲茶>

    茶文化節總結的文章有什么

    時間: 曾揚892 分享

      中國人對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諸子百家,下至挑夫販竹,平民百姓,無不以茶為好。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節總結的文章,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節總結的文章1

      信陽第十五屆茶文化節籌辦工作總結

      2007年4月28日至30日,第十五屆茶文化節在信陽市隆重舉行。這屆茶文化節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獲得了圓滿成功。

      一、基本概況

      第十五屆茶文化節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市委、市政府和信陽萬家燈火實業有限公司共同承辦,河南藍天生態茶業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信陽弘昌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信陽移動通信公司、信陽市城市信用社、信陽中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信陽銀珠廣場、信陽五岳神針生態茶業旅游有限公司、信陽網通公司、河南羚銳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信陽石油分公司、安鋼集團信陽鋼鐵公司、大唐華豫發電公司、信陽金龍水泥有限公司、信陽電信公司、淮濱烏龍酒業、信陽五云茶葉集團公司、信陽供電公司、市房管局、信房集團、信陽政源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本屆茶文化節的指導思想是突出市場運作,突出企業主導,突出創新開放,著力弘揚信陽茶文化,推進茶葉產業化,發展茶經濟,努力打造中國茶都品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當好中原崛起生力軍、建設魅力信陽。

      本屆茶文化節自2006年11月開始籌備,先后數次到北京與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聯系、溝通共同承辦茶文化節事宜,并重點對全國名優綠茶評比、世界茶產業發展論壇、首屆中華茶藝之星全國總決賽、中華情o信陽萬家燈火之夜等活動進行了前期準備工作。2006年12月底,初步擬定了第十五屆茶文化節總體工作方案(草案)和組委會組成人員名單,2007年3月14日,市委、市政府召開了第十五屆茶文化節動員大會,印發了《第十五屆茶文化節總體方案》,成立了茶文化節組委會及其辦公室。市委書記王鐵任組委會主任,市長郭瑞民任執行主任,有關市領導任副主任,市直有關單位負責人和各縣區有關負責同志任委員。組委會統一安排了8項活動,即:開幕式、CCTV-4"中華情o信陽萬家燈火之夜"大型文藝晚會、"藍天玉葉"杯全國名優綠茶評比暨世界綠茶大會中國區選樣會、名優茶博覽交易會、世界茶產業發展論壇、經濟技術合作項目洽談會、茗陽閣落成揭牌和鄂豫皖革命紀念館開館儀式。市直有關單位和縣區還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

      節日期間,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監事會主任劉環祥,省委、組織部長葉冬松,省政協副主席郭國三,省人大原副主任亢崇仁,省軍區副司令員劉孟合,日本中國茶協會會長王亞雷等專家學者和貴賓130多人參加了茶文化節有關活動;來自美國、日本、韓國、阿聯酋、奧地利的外商和港澳臺商及北京、上海、廣州、湖北、浙江、福建、江蘇、四川等省市500多家企業或投資商參加了貿易洽談、商品展銷和考察投資活動。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農民日報、新華網、搜狐網、農博網、河南日報、河南電視臺、河南人民廣播電臺、大河報等42家新聞媒體137名記者前來信陽采訪報道茶文化節盛況。

      二、主要活動完成情況

      (一)茶文化節開幕式。4月28日上午9:00,第十五屆茶文化節開幕式在市人民體育廣場隆重舉行。開幕式由市委書記王鐵主持,市長郭瑞民致歡迎詞,省委、組織部長葉冬松致開幕詞,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監事會主任劉環祥和來自阿聯酋CCC國際統一承包公司駐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馬榮·萊伯思等也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詞。最后,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宣布"中國茶都--信陽第十五屆茶文化節開幕"。國家和省級領導張思卿、劉環祥、葉冬松、郭國三、亢崇仁、劉孟合、何東成及中外貴賓100余人在開幕式主席臺就位,應邀嘉賓、中外客商代表、縣區代表、市直單位方陣、文藝踩街隊伍和市民等萬余人參加了開幕式。

      (二)CCTV-4"中華情o信陽萬家燈火之夜"大型文藝晚會。4月28日晚7:40在市體育中心舉行。晚會由信陽萬家燈火實業有限公司承辦,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組織演出。整臺晚會以"茶"為明線,以"情"為暗線,突出"中國茶都-信陽",旨在話中國茶,敘中華情。晚會分上下集共四章,第一章"紅綠相宜,茶都信陽-茶緣會友",主要內容突出茶文化滋養下的信陽綠色山水和紅色人文。第二章"物華明珠,山水信陽-借茶述景",主要內容突出信陽好山好水出名茶,山水情趣相生,茶情寄予山水間。第三章"豫風楚韻,品茶信陽-品茶歷史"主要內容突出信陽毛尖、突出豫風楚韻文化意象和厚重歷史,品茶更是品歷史風韻。第四章"茶香四海,情系華夏-借茶抒情",主要內容突出茶讓信陽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信陽,以茶連結五洲四海,激起華人心中的茶滋味、茶情結、中華情。晚會邀請的演員有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富城,香港巨星張明敏,當紅名星阿牛、鳳凰傳奇、香香、李慧珍、羽o泉等,情歌王子陳志朋,內地名星林依倫、海明威、蘇永康、零點樂隊;韓國名星蔡妍、簡美妍、酷龍組合等,可謂群星璀璨,演員陣容空前。邀請中央電視臺來信陽演出尚屬首次,晚會規格、檔次很高,集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中央電視臺分別于5月12日、19日和26日的15:00、22:00和次日2:55這一海內外收視率較高的黃金時段播出,通過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完美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較好地向海內外觀眾宣傳介紹了信陽毛尖、信陽茶文化和魅力信陽。真正讓信陽走向了世界,讓世界了解了信陽。晚會舞臺設計新穎別致,美觀氣派,效果為歷屆之最,按慣例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中華情欄目只播出上下集,由于本臺晚會是該欄目組建以來辦得最好的一次,中央電視臺破例于5月26日又播出一集,這是中央電視臺中華情欄目首次破例加播,整個5月該欄目播出的都是我市本屆茶文化節文藝晚會。今年晚會創新設立有歌迷互動區,電子驗票防偽技術,聯合檢票,分區就近入場等措施,晚會觀眾秩序井然,供電、通信、車輛安全無事故,晚會在喜慶、熱烈、平安、祥和的氛圍中進行,是歷屆晚會最好的。

      (三)經濟技術合作項目洽談會。招商引資是舉辦茶文化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各縣區、管理區、開發區和市直有關單位采取多項得力措施,廣泛招商,取得了明顯效果。茶文化節期間,全市共簽約經濟技術項目169個,總投資161.99億元,其中"4+2"經濟合作論壇簽約22個項目,投資額為27.4億元,中博會上簽約68個項目,投資額為69.5億元,茶文化節簽約項目79個,總投資額為65.02億元。項目內容涉及工業、農業、基礎設施、科教文衛、旅游服務、商貿物流、房地產等領域,來自美國、日本、韓國、阿聯酋、奧地利、香港、澳門、臺灣、京滬閩蘇等地的客商和武漢、深圳、東莞、鄭州等地的客商代表及市領導和各縣區負責人參加了洽談會,并舉行簽約儀式。

      (四)"藍天玉葉"杯全國名優綠茶評比暨世界綠茶大會中國區選樣會。選樣評比會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舉辦,于4月24日至25日舉行,由中茶所、中茶協、湖南農業廳、安徽農大、湖北茶協、貴州茶協等8位知名茶葉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按照國家綠茶評審通則對參評的198個茶樣進行評審,公證處全程監控,陽光評審,評出金獎、銀獎和優質獎各40名,其中我市參評茶樣獲獎79個,占全部獎項的66%,金獎21個,占金獎總數的52.5%,通過選樣,較好地宣傳了信陽毛尖,提升了信陽毛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這些獲獎茶葉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發文表彰,并頒發了獎杯、獎牌和證書,同時還在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茶世界》、《茶周刊》及其網站和新華網、農博網上公布了獲獎茶樣名單。

      (五)世界茶產業發展論壇。4月29日在信陽農專學術報告廳舉行。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秘書長吳錫端,日本中國茶協會會長王亞雷,安徽農業大學茶學系教授姜含春,中國茶葉研究所研究員魯成銀,河南省農業廳研究員鄭乃福,信陽農專教授郭桂義等嘉賓應邀主講,圍繞"茶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茶葉品牌建設"、"市場營銷策劃"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研討。重點對信陽毛尖標準化生產、清潔化生產,如何實施名牌經營戰略,搶占國際國內市場,打造特色茶都、生態茶都、和諧茶都等與參會各界人士進行了多角度的、廣泛論證、探討。市委書記王鐵,市長郭瑞民及市四大班子領導、產茶縣區負責人,茶企業負責人,部分茶商、茶農和信陽農專茶學專業學生聽取了此次茶文化高層論壇。

      (六)名優茶博覽交易會。4月27日至30日,在東方京城茶文化第一街舉行。來自我市各產茶縣區的茶企業以及國內1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100多家企業參加了交易會,交易會共設45個標準展廳,交易總面積1500多平方米,展出的有全國十大名茶、地方名茶、茶包裝、茶器具、茶機械等500多種產品,有碧螺春、黃山毛峰、西湖龍井等全國十大名茶和100多種綠茶前來參展交易。節日期間共接待專業觀眾和普通觀眾1萬多人次,實現現貨交易和合同交易9008萬元,比上年翻一番,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七)鄂豫皖革命紀念館開館儀式。4月28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省委、組織部長葉冬松出席開館儀式并揭牌。來自鄂、豫、皖的老紅軍代表及社會各界群眾近萬人參加了開館儀式。紀念館館名由江澤民同志題寫,鄂豫皖革命紀念館的建成體現了黨中央對老區人民的關心支持和厚愛,必將激勵老區人民發揚光大大別山革命精神,扎實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八)信陽茗陽閣落成揭牌儀式。4月29日,市四大家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茗陽閣閣名由原黨和國家領導人華國鋒同志題寫,茗象征綠色信陽,陽象征紅色信陽,茗陽閣再現歷史風貌,拓展現代文明。茗陽閣的建成將成為信陽的文化象征和城市標志。

      (九)宣傳工作。本屆茶文化節的宣傳工作唱好了節前、節中、節后三部曲,對內宣傳有創新,對外宣傳有突破,取得了較好地宣傳效果。節前市內各新聞媒體和新華網、農博網、信陽公眾網、高速公路電子屏幕等3月份即啟動茶節宣傳報道,先后開設《迎茶文化節》、《茶都縱橫》、《備戰茶文化節》、《迎茶節創輝煌》、《茶文化節動態》、《我心中的茶文化節》、《山水茶鄉》等7個專欄和前14屆茶文化節回眸等專題、專欄,并播報茶節倒計時,先后播發新聞、消息、評論、圖片、通訊1000多條、專題24部、迎茶節宣傳口號、條幅、字幕等1000多條次。市區主要交通干道,各大型建筑物、賓館都以不同方式營造節日氣氛,宣傳茶文化節。節日期間,本市各新聞媒體根據茶節主要活動安排,精心組織記者采訪,對名優茶博覽交易會、開幕式、項目簽約儀式、信陽茗陽閣落成揭牌和鄂豫皖革命紀念館開館儀式等活動都集中組織了宣傳報道,信陽電視臺、信陽人民廣播電臺還同步現場直播了茶節開幕式。

      為加強外宣工作,本屆茶文化節期間還邀請了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農民日報、新華網、搜狐網、農博網、河南電視臺、河南日報、河南人民廣播電臺、大河報、沿海時報等40余家媒體130多名記者前來信陽采訪。在中央級和省級發稿160多篇條次,全面報道信陽經濟、社會、旅游、文化發展情況,多角度、全方位宣傳信陽,擴大影響,力爭讓信陽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十)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環境就是資源,環境就是形象,樹立信陽城市形象,就要有優良的環境。市六城聯創辦公室圍繞"多角度綜合整治、全方位美化環境、高標準喜迎茶節"這一主題,早安排、早部署、快行動、強督導,重點對中心城區、主要路段和重點活動場所的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美化亮化綠化等進行了綜合整治。節日期間,在市區主街道開展了迎茶節展花活動,共擺花11000多平方米,81萬多盆,各個綠地栽花25000株、2500多平方米,對60余處重點建筑物和路段進行了亮化,新增亮化地點10余處;集中對118條主次干道進行了綜合整治,清理各類小廣告15000余張,鏟除、覆蓋辦假證號碼2500余條;對店外經營、市場外溢、流動商販、各種大排檔也進行了規范、梳理,美化了環境,優化了服務。整個信陽城區以嶄新的面貌迎接中外來賓,迎接第十五屆茶文化節。

      (十一)安全保衛工作。安全保衛工作按照"統一指揮、責任到人、確保安全"的指導思想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活動承辦單位都制定了安全保衛工作方案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市公安局召開宣誓大會,并多次召開各活動場地安全保衛工作現場會,抽調精兵強將,對開幕式、大型文藝晚會、貴賓駐地、各活動場所、旅游景區、娛樂場所等重點部位逐地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及時消除不安定因素。突出重點,周密部署,茶文化節期間共安排干警900多人,協調駐軍、武警、消防官兵2500余人,青年志愿者350余人密切配合,協同作戰,確保萬無一失。尤其是今年的文藝晚會現場,觀眾多、進場時間集中,安全保衛工作難度大,壓力大,駐軍、武警、消防官兵和公安干警克服重重困難,采取有力措施,確保了茶文化節期間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實現了會場秩序井然,來賓住地安全,交通流暢,整個社會安定,保證了各級領導和來賓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三、突出特點

      第十五屆茶文化節突出呈現"三高三新"特點。

      "三高":一是規格高。本屆茶文化節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與省政府共同主辦,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和市委、市政府共同承辦。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監事會主任劉環祥,省委、組織部長葉冬松等領導出席主要活動儀式,不僅為高規格地成功舉辦本屆茶文化節增輝添彩,而且彰顯出各級領導對革命老區的關注和厚愛。

      二是檔次高。茶文化節期間,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等10家國家級報刊和中央電視臺7頻道及重慶、陜西等10家省級電視臺12個頻道19個黃金時段上廣泛宣傳信陽毛尖、魅力信陽,發布招商廣告,這在我市尚屬首次。"中華情o信陽萬家燈火之夜"大型文藝晚會首次將信陽毛尖、信陽茶文化和魅力信陽結合得這么完美,宣傳得這么到位,并實現了在央視國際頻道上首播3次,重播6次。整個5月份,國際頻道中華情欄目都在宣傳推介魅力信陽和信陽毛尖、信陽茶文化,這在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還是第一次。節日期間,日本中國茶協會會長王亞雷和來自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湖南農大、安徽農大、中茶所及湖北、貴州、河南等國際國內著名茶葉專家齊聚信陽品茶論道,發表弘論。加之全國名優綠茶評比暨世界(日本)綠茶大會中國區選樣會等都是全國性的或國家級的大型活動,這是我市舉辦茶文化節以來前所未有的。這么多的"第一"集中在第十五屆茶文化節,足顯本屆茶文化節的檔次之高。

      三是品味高。第十五屆茶文化節8項活動中,有6項是與茶直接有關的國家級的或全國性的大型茶事活動,茶事活動貫穿于節會的全過程。著意使茶文化節的"茶"特色更加突出、更加濃郁、更加神采飛揚。"中華情·信陽萬家燈火"大型文藝晚會,以其高品味的宣傳效果和破格播出三集的方式,將魅力信陽和信陽毛尖隆重推向海內外。世界茶產業發展論壇除邀請有國內知名茶葉專家、茶葉加工機械專家、茶文化專家參加論壇外,還邀請有國際知名茶葉專家、學者參加論壇,為做大做強信陽茶產業獻計獻策。市委、市政府借名優茶博覽交易會和全國名優綠茶評比暨世界綠茶大會中國區選樣會,著力把信陽毛尖打造成精美名片,把信陽打造成中國茶都,讓中國茶都-信陽名揚天下。

      "三新":一是經貿活動取得了新成效。以茶為媒,以茶會友,擴大開放,廣招客商,全市上下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與海內外200多家客商就共同關心的產業和領域進行廣泛的磋商和洽談,簽定了一大批經濟技術合作項目。茶文化節期間,共簽約經濟技術合作項目169項,總投資161.99億元,為歷屆茶文化節之最。名茶博覽交易會異常活躍,實現現貨交易和合同交易9008萬元,取得了可喜成果。節會搭臺,經貿唱戲,茶文化節已成為助推信陽經濟快速發展的巨大動力。

      二是樹立了信陽干群新形象。今年茶文化節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高水平、高標準、高質量出色地的完成了各項活動任務,這充分展現了我市干部群眾顧全大局、團結協作,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精神風貌,是落實"五禁止,十不準"的具體行動,是對全市干群工作作風和"講正氣,樹新風"的一次很好地檢驗。各種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也很好地展現了信陽豫風楚韻和茶鄉文化,借助茶文化節這一平臺向海內外來賓樹立了信陽干群的新形象。

      三是展示了魅力信陽新風貌。各單位顧全大局,按照茶文化節組委會的統一部署,分片包干,分工負責,認真實施亮化、綠化、美化、硬化工程,節日期間,申城的夜更亮了,樹更綠了,路更暢了,景更美了,整個信陽城區面貌煥然一新,給參加茶文化節的來賓和廣大市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展示了魅力信陽新風貌。

      四、幾點啟示

      茶文化節已經成功舉辦了15屆,一屆比一屆內容豐富,一屆比一屆品位高,一屆比一屆辦得好。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點啟示:

      領導重視是有力保障。千難萬難,領導重視就不難。今年茶文化節的籌備工作,在起步晚、時間短、要求高、難度大的情況下,之所以能做到創新、高效、務實、節儉,是與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真抓實干、靠前指揮、身體力行分不開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軍分區領導按照分工,多次親自督查落實,各縣區、市直有關單位和參與企業都是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任務到位、措施到位、經費到位,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協調配合是重要保證。茶文化節是全市的一件大事,靠一兩個單位是辦不好茶文化節的,只有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能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才能取得豐碩成果。今年的茶文化節動員會之后,各縣區、各部門密切協作,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全面完成了各項任務。

      市場運作是有效形式。本屆茶文化節是茶文化節市場化運作效果較好的一屆。信陽萬家燈火實業有限公司參與承辦,河南藍天生態茶業旅游有限公司和弘昌房地產公司等21家知名企業積極協辦,不僅減輕了財政負擔,還展示了企業風采,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不僅轉變了思想觀念,而且激活了企業搏擊市場的潛能,使企業對市場規律有了更新的認識。

      創新思路是關鍵所在。特色是節會經濟的生命線,辦出特色的關鍵是創新。本屆茶文化節的主要活動由過去的20多項精減到8項,這本身就是一種改革創新。經貿活動求真務實,不搞重復簽約形式主義,也是一次改革創新,簽約項目達169個,總投資金額達161.99億元。舉辦全國名優綠茶評比暨世界綠茶大會中國區選樣會等高規格、高檔次的茶事活動;在CCTV-4上9次播出魅力信陽文藝晚會宣傳推介信陽、在CCTV-7和20家國家和省級報刊電視臺上發布招商廣告;小到晚會設立歌迷區、采取電子防偽技術檢票、設立入場指示牌等等。這些都是創新有具體體現,更是勇爭一流理念的升華,理念和思路的創新增強了茶文化節的魅力,提升了茶文化節的品牌。

      五、幾點建議

      1、要進一步創新辦節形式。創新是節會永葆青春的魅力所在,市場化運作是節會發展的力量之源。一方面是創新辦節形式。即制定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由過去的政府主導辦節向企業主導轉變,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體現政府服務,企業成名,達到政企雙贏的目的。同時,每年的茶文化節慶典晚會還可以茶企業競賽、各縣區集中自娛自樂演出等形式,免費向廣大市民開放。二是創新辦節內容。突出節會內容的兼容性,達到雅俗共賞,調動方方面面人士參與的積極性,以節會凝人氣、聚財氣、揚名氣。

      2、要進一步突出經貿活動。舉辦茶文化節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招商引資,每年茶文化節都舉行了一些經貿活動,但是招商引資和跟蹤問效抓落實的力度還不夠大,要把招商引資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常招不懈,常抓不懈,爭取在下一屆茶文化節上有更多、更好的項目能夠簽約。

      3、要進一步經營節會資源。雖已成功舉辦了15屆茶文化節,但仍有許多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需進一步開發經營,強壯節會、強壯節會經濟。首先是經營好宣傳資源。目前僅停留在茶節期間短時間的廣告、氣標、橫幅、報紙、開幕式和晚會上,由于投資大、時間短,效果不是很明顯,很多企業的獨家冠名權及廣告時效、形式和深度上仍有較大潛力可挖,全市的宣傳資源還需大力開發、經營,目前的節會經濟尚未出現很好的宣傳經濟效應。以后凡全市的涉茶企業廣告均由市茶文化節組委會辦公室負責對外開發、經營。二是經營好形象資源。通過辦節,極大地提升了魅力信陽和信陽毛尖的知名度、美譽度,展示了信陽干群的精神風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優化了發展環境,樹立了良好形象,加快信陽發展步伐。三是經營好旅游資源。節會僅是一個平臺,借此平臺將主舉辦方自己最好的一面和來賓最感興趣的一面展示給客人,而旅游是兩者最好的結合方式,借節會的東風來大力發展旅游業豐富壯大節會經濟,達到辦節的目的。四是物流資源。節日期間,大量的人流物流匯集信陽,會帶來吃、住、行、游、購、娛等一系列消費,應借節會優化環境,提高服務,做大做強物流業,變強大的物流為資金流。

      4、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本屆茶文化節期間,在60多家中央和國家級媒體上大力宣傳信陽毛尖、信陽茶文化和魅力信陽,宣傳的力度、次數為歷屆之最,有的甚至破了cctv-4和cctv-7的先例,國家級的大型活動之多等都是史無前例的。宣傳力度很大,但是作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陽毛尖、中國茶都信陽來說,其知名度和美譽度遠不及普洱、鐵觀音等茶葉,大宣傳信陽毛尖任重道遠,只有宣傳效應出現后,經濟效應就會涌現。

      5、要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目前辦節經費嚴重不足,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體制和機制的原因,籌措經費特別困難,需要進一步加大政府、企業和社會資金投入,以彌補先期辦節資金不足。

      茶文化節總結的文章2

      上海國際茶文化節11年來的回顧總結

      閘北已連續成功地舉辦了十一屆上海國際茶文化節,借助茶文化節這一特色文化品牌,增強了區域發展的動力,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通過茶文化節所特有的文化魅力,塑造區域新形象,提高了區域綜合競爭力;二是推動了國際間的文化交流,促進了與各地的經濟合作,產生了蓬勃發展的活力;三是提升了區域的文化品位、文明程度和人文素質,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打造了特色文化品牌。茶文化節給上海和閘北帶來了發展機遇。自1994年4月以來,茶文化節以其獨特的形式、內容和魅力,吸引了國內近30個省市區、港澳特區、臺灣地區的各界人士和日本、韓國、美國、法國、摩洛哥等20個國家的國際友人及上海各界、市民群眾240萬人次的積極參與,在海內外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為塑造上海改革開放新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已成為上海著名的文化品牌和節慶活動。

      上海國際茶文化節由上海市閘北區人民政府、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旅游事業管理委員會、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上海市綠化管理局、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和上海市茶葉學會等九家單位聯合主辦,是以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為宗旨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活動圍繞茶文化這個主題,具精巧的構思、獨具的匠心,深受社會各界和群眾的青睞。

      回顧茶文化節走過的十一年歷程,總結茶文化節產生的廣泛的社會影響和取得的豐碩成果,成功的經驗在于五個堅持:即堅持突出主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堅持弘揚民族文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堅持搭建有效平臺,增加服務全國意識;堅持開展茶文化交流、促進茶文化事業發展;堅持市場運作辦節,以節養節的產業化道路。

      堅持突出主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茶文化節從開始舉辦至今,一直得到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吳邦國、徐匡迪、高占祥等領導專門為茶文化節題詞;國家文化部領導對堅持舉辦茶文化節、走以節養節的產業化道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各主辦單位的職能和資源也得到了有機的整合和充分的發揮,形成了合力。閘北區委書記姚海同曾深情地說,茶文化節的工作凝聚出了三精神:一是開拓創新精神;二是團結協作精神;三是精益求精精神。通過十一屆上海國際茶文化節的舉辦,充分體現出了“以節興茶,傳承文化精義”、“以節引商,促進經濟互動”、“以節興區,擴大閘北影口向”三大特點,也達到了“擴大影口向、積聚人氣、提升形象、體現實效”的效果。上國際茶文化節每一屆都有10余項活動,都突出茶文化的主題,充分體現出了茶文化節所特有的民族性、國際性、藝術性和廣泛的群眾參與性。中外人士把茶文化節隆重、熱烈的開幕式比喻為國際茶會中的奧林匹克盛會。在歷屆茶文化節中,閘北公園相繼建造了“壺王迎客、茶圣陸羽、春來茶館”等景點和設施,開展了以茶文化為主題的游園活動,使閘北公園形成了以茶文化為特色的主題公園。突出茶文化主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是茶文化節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堅持弘揚民族文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茶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諧統一的載體,是提高人文素質,促進城區精神文明建設的一條重要渠道。每屆茶文化節都結合茶文化、茶經濟的發展情況和市民的需求,推出評選、競賽活動。如舉辦上海十佳健康茶娃娃、上海十佳休閑茶館等評選活動,把茶的芬芳送到家庭和企業,讓全社會共同感受到茶的魅力,這種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又如舉辦了國內首創的以青少年為對象的茶文化交流活動——上海少兒茶藝,有效地推動了少兒茶藝的普及與發展。還如社區茶文化活動是茶文化節的一項特色和重點活動。茶文化節活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以”人民大眾的節目”為辦節定位,堅持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明確指導思想把握了節慶活動的發展方向,彰顯了先進文化的生命力。堅持搭建有效平臺,增加服務全國意識。特別是近年來的茶文化節的中國新品名茶博覽會,堅持與浙江省農業廳、江蘇省農林廳、安徽省農委等單位合作,集中展示了新茶名茶,推動了各地間的經濟互動。還與新昌縣人民政府和溧陽市人民政府合作,分別在浙江新昌、江蘇溧陽舉辦茶文化節閉幕式,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為茶文化節走出上海、融入全國、服務全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堅持開展茶文化交流、促進茶文化事業發展。在歷屆茶文化節中,始終堅持加強與日本、韓國、新加坡、俄羅斯、摩洛哥等國家進行茶文化交流。在茶文化節中外茶道交流專場活動中,以茶藝表演為形式。集中展示了各個國家、各個地區茶的茶俗風情,并先后舉辦了中韓陶藝精品展、中日吟詩會、中俄茶文化交流會等專項活動。學術論壇是茶文化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先后舉辦了茶與精神文明建設、茶與現代文化、中國茶產業與經濟全球化等為主題的研討會,共收到論文500篇,出版5本論文專集。上海國際茶文化節連續十一屆成功地舉辦,為推動各地茶文化活動起到了龍頭的作用,為各地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辦節模式。現在,上海已經成為國內茶文化活動的中心。

      堅持市場運作辦節、走以節養節的產業化道路。上海國際茶文化節堅持市場運作辦節,在以節養節的產業化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達到了贏利的辦節效果。

      近年來,以創新創優的辦節思路,不斷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開創了一條辦節的新路子,創下了辦節的“四個第一”。第一,第一次以“政府聯手、兩地合作”的方式,打出了“長三角”的牌子。與浙江省農業廳等單位聯合主辦了中國精品名茶博覽會:第二,第一次走出上海,走進茶鄉,創辦節之先河。2002年與紹興市政府合作在浙江省新昌縣成功地舉辦了閉幕式系列活動。2004年又與溧陽市政府合作在江蘇省溧陽舉辦閉幕式;第三,第一次結合閘北的經濟建設,舉辦專項活動。以閘北大型功能開發項目和建設上海現代交通商務區為內容,分別舉辦了由中外著名企業參加的閘北經濟發展主題招商活動和上海現代交通商務區國際研討會,為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四,第一次體現政府扶持,市場運作的辦節實效。通過冠名、集資、招商等多種形式籌措辦節經費和政府扶持公益性活動的方式,初步探索出了一條有效的辦節新路子。十年磨一劍。上海國際茶文化節為推動閘北的文化、經濟等方面的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體現了茶文化節所特有的民族性、國際性、藝術性和廣泛的群眾參與性,達到了”閘北搭臺,全國唱戲,以節興區,宣傳閘北”的效果

      茶文化節總結的文章3

      武夷山2016中國大紅袍國際禪茶文化節參加總結

      一、學習

      澤道法師以身作則,我們學到了即當好主人,又找準自己的位置。參加禪茶節的各項活動,做到了給組委會幫忙不添亂,到位不越位,做事不搶鏡。

      二、慚愧與感恩

      本次禪茶節,我們一行9人,黃道長是嘉賓,其他人這次原本打算都是想住寺里伴月樓當半個義工的(半個義工者——即住宿交住宿費不占廟里便宜,又聽組委會安排出人出力),有2人被收入義工團隊外,其他7人一不留神被當成了掛綬帶的嘉賓,就本人講:慚愧啊!慚愧!凡佛家已皈依弟子,但入佛門者,哪個不深知“佛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之道理,雖屬意外收獲,感恩之外,所以也多少增加了一些慚愧!

      甚感榮幸的還有三件事:

      1、我們天心禪茶北京團隊的倩倩和小周被安排為“大自在”本如法師佛教書畫展開幕式剪彩司儀(時間:11月16日-11月18日地點:天心永樂禪寺)

      2、在開幕式舉行的海峽兩岸祭茶祈福大典上,倩倩做為32位茶人代表,接受諸山長老兩岸高僧傳授的吉祥壽帶,象征著觀音菩薩的三十二應身之一,吉祥壽帶象征著聯結與溝通,高僧將幸福吉祥通過一條條壽帶賜給祭茶嘉賓,也將同續兩岸情誼和一帶一路的美好祝愿。(時間:11月18日 地點:中華武夷茶博園)

      3、天心永樂禪寺大雄寶殿前的“傳燈茗心”戶外茶席展,此次永樂禪茶會的36個茶席,以武夷山三十六峰所命名,每張茶席所泡之茶也代表了三十六峰之一的玄妙滋味。獲賜“靈峰”茶席一個,組委會安排本茶席嘉賓有:北京道協大德黃道長、南傳佛教的一位高僧和鳳凰衛視名人楊錦麟。36位茶席席主上臺供燈請茶,進行傳燈茗心儀式(每個茶席席主將本席香茗沖泡后奉上,為高僧大德奉茶斟茶,接受高僧大德所傳心燈一盞。)“傳燈茗心”活動的意義:茗心既是茶心,也是明心見性。品茶能消愁解惑,通經舒絡,明心見性,破迷開悟。一盞一盞的心燈被傳遞下去,寓意智慧代代相傳,永遠不滅,也預示著禪茶文化的功能作用,其影響力越來越悠遠流長、澤被更多的人。

    茶文化節總結的文章有什么相關文章:

    1.茶文化節致辭的文章有什么

    2.茶文化節演講詞有什么

    3.有關于茶文化的工作總結范文

    4.茶文化節的策劃書范文

    5.茶文化活動主持稿3篇

    22633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不要下载的| 色cccwww在线播放| 性满足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第二页| 91香蕉视频污| 妞干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在线 |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 俺去俺也在线www色官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亚洲美女激情视频|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夫妇交换3中文字幕| 乱色美www女麻豆|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一女被两男吃奶玩乳尖| 欧洲成人在线视频| 动漫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香蕉在线观看网 | 免费a级黄毛片| 91香蕉视频黄| 在线免费黄色网址|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无人区码卡二三卡四卡|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手机看片在线精品观看| 差差漫画页面登录在线看|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精品brazzers欧美教师|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 日出水了特别黄的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99这里只精品热在线获取| 日产国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国产小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