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的飼養技術和管理方式
山羊至今在中國廣大農牧區廣泛飼養,那么山羊如何飼養管理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山羊的飼養技術和管理方式,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山羊的飼養技術
1、建好羊舍:羊舍要背風向陽,冬暖夏涼。每只羊占地1平方米,羊舍外設運動場,面積為羊舍面積的3倍。運動場上設飼槽、草架、飲水槽等。羊舍附近建飼料庫、青貯窖等設施。同時,要安裝飼料加工機械及鍘草機等設備,用于加工精粗飼料。
2、備足飼料:舍飼養羊每年每只羊需秸稈或干草300~400公斤,多汁飼料60~100公斤,精飼料60~100公斤。要廣開飼料來源,各種農作物的秸稈,如玉米秸、稻草、小麥秸、豆秸、豆吻子、花生秧、地瓜蔓等都是養羊的好飼料。
3、科學飼養:養羊要堅持以飼喂粗飼料為主,補飼精飼料為輔的飼養原則。以各種農作物的秸稈、干草、青貯、氨化飼料為主,適當補飼玉米、餅類等精飼料。要采取先粗后精的飼養方法,先喂秸稈或干草,再喂青草或青貯,最后再喂精飼料。
4、精心管理:搞好妊娠母羊的保胎工作,不喂發霉變質冰凍飼料,防止頂撞擠壓造成流產。夏季搞好晾羊,“立夏”搭設“羊炕”,舍內勤墊干土。“立冬”拆去羊坑,以后圈內不再起糞,以利羊舍保溫。越冬前整頓羊群,淘汰出售老、弱、病、殘羊及不孕羊,以減少舍飼壓力,提高養羊效益。
5、搞好繁殖:要做到集中配種,集中產羔,便于管理。開展本交配種的羊群,一般可從11月上旬“立冬”至“小雪”開始配種,翌年“清明”前后集中產羔,有利于羔羊成活。開展冷凍精液配種的羊群,配種期可提前到10月上旬開始配種,輸精兩個情期以后仍未準胎的母羊,可用種公羊本交補配。
山羊的管理方式
1、合理分解。種公羊50只,育成公羊群200-300只,成年母羊群200-250只,育成母羊250-300只為一組,羊群不宜過大,不便于管理。
2、訓練頭羊。羊群的合群性強,必須訓練頭羊,使羊群按牧民的意圖行事,便于管理。
3、及時啖鹽和飲水。要讓羊喝上衛生的流動水、防止飲用池塘不流動的死水、以免感染寄生蟲和病菌。同時要采取鹽磚等形式及時補充食鹽。
4、合理補飼。根據羊的需要,結合放牧情況要及時補充麩麥、棉籽餅、玉米等精料、并補充骨粉和維生素A等添加料,保證羊群有足夠的營養。
5、要多吃少運動。放牧游走要慢,采食均勻,吃得要飽,防止過量的運動,減少體內消耗。
山羊的飼養問題
環境、氣候、草料與引進地懸殊太大,該品種羊的引進飼養將很難表現出與引進地一致的優越性。引種時首先考慮繁殖性能好、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廣的山羊品種。
科學飼養
全放牧飼養方式因季節的變化或草場載畜量過大造成的草料短缺,或因山羊本身的生理、病理因素,很難保證采食到山羊本身生長、生產與繁殖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難以發揮出山羊本身的生產能力,因此應改變這種飼養方式為舍飼。舍飼應根據山羊的性別、年齡、強弱、生理階段進行分欄飼喂,在喂給充足草料的同時進行適當補料。精粗搭配、青干搭配、保持合理的草料結構,添加微量礦物元素及維生素,以彌補草料的不足,嚴把質量關,以防食入霉爛變質的草料。舍飼的山羊應有適當的運動并且保證充足的水源。
加強防疫
(1)引進山羊時一定要進行檢疫,健康合格的才能引進。
(2)規模養殖山羊應嚴格進行預防注射。由于集中飼養傳染病的危害潛伏著造成羊場徹底失敗的隱患,必須根據當地疫情選擇疫苗進行注射。
(3)驅蟲工作常規化。完全放牧的山羊寄生蟲感染率幾乎為100%。養羊者應定期對羊群驅蟲,通常一個季度驅體內寄生蟲一次,體被寄生蟲經常性預防。規模養殖場可選合適的季節給山羊藥浴。
環境衛生要制度化。規模養羊一定要注意羊場、羊舍、飼喂工具、放牧草場的消毒。通常羊場、羊舍、飼喂工具可用燒堿水、百毒殺等消毒,放牧草場則用生石灰消毒。羊場內的排污道與清潔通道分設,創造潔凈的環境,杜絕疫病的發生。
近親繁殖
實踐證明近親繁殖是造成本品種性能低下的重要因素。農村規模養殖山羊作種用考慮應保證有六個血緣,這樣可進行選優選配,避免近親。
猜你感興趣:
1.怎樣養羊長得快
2.如何飼養山羊
4.羊的飼養管理方法
5.羊群飼養的方法
6.養羊飼養技術
>>>下一頁更多精彩“山羊的圈養技術”
山羊的飼養技術和管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