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豬的精細飼養方法有哪些
公豬的精細飼養:日糧營養
公豬使用配比合理的全價飼料,避免營養的不均衡。要用專用的公豬飼料。日喂2公斤~3公斤,每天喂2次,定時定量,乳頭飲水,每天補喂優質鮮牧草或青貯料0.5公斤/頭~1公斤/頭。
配種后飼糧CP14.5%~15.2%(280克~360克)、Lys0.7%~0.8%(12克~18克)可維持公豬正常性欲、精液量和品質。如果蛋白質不足12%,則性欲低,射精量少,精子總數少;超食蛋白質也不好,公豬超重,提前報廢,血氨濃度高,清液品質降低。
公豬的精細飼養:飼喂技術
飼喂公豬要定時定量,體重150公斤以內公豬日喂量2.3~2.5公斤,150公斤以上的公豬日喂量2.5~3.0公斤的全價料,以濕拌或干粉均可。要求公豬日糧有良好的適口性,并且體積不宜過大,以免把公豬喂成大肚,影響配種。在滿足公豬營養需要的前提下,要采取限飼,定時定量,每頓不能吃得過飽;嚴寒冬天要適當增加飼喂量,炎熱的夏天提高營養濃度,適當減少飼喂量,飼喂時要根據公豬的個體膘情給予增減,保持7成~8成膘情。公豬過肥或過瘦,性欲會減退,精液質量下降,產仔率會有影響。
公豬的精細飼養:飼養方式
根據全年配種任務的集中與分散,分為兩種飼養方式:一種為始終采用高營養濃度均衡飼養的方式。母豬實行全年均衡分娩,公種需常年負擔配種任務,全年都要均衡地保持公豬配種所需要的高營養水平。一種為按配種強度而區別對待的飼養方式。母豬季節產仔,在配種季節開始前一個月,對公豬逐漸增加營養,保持較高的營養水平;配種季節過后,逐步降低營養水平,供給公豬維持種用體況的營養水平。
公豬的精細飼養:管理方法
采用“單圈飼養群體運動”飼養方式,即早晚舍內單圈喂料,白天在地面大場地自由運動。養好公豬,除了經常保持圈舍清潔干燥、陽光充足,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外,還應做好以下三項工作:
刷拭和驅蟲,豬體最好每天刷1次~2次,夏天給豬經常洗澡,以防止皮膚病和體外寄生蟲病,并能增加性活動能力。一年內要定期驅蟲和消滅螨蟲病,公豬每年要驅蟲三次,應定期體外殺蟲。
適當運動,運動是加強機體新陳代謝,鍛煉神經系統和肌肉的主要措施。合理的運動可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增強體質,提高繁殖機能。目前多數養豬場(戶)飼養的種豬運動量都不夠充分,特別是使用限位欄(定位欄)的豬場,運動更少。公豬運動過少,精液活力下降,直接影響受胎率。公豬運動每天不少于1000米,最好在早晚進行為宜。配種期一般每天上下午各運動一次,每次約一小時左右,夏天應早晚進行, 冬季應在中午運動,如遇酷熱或嚴寒、刮風下雨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運動。
精液品質檢查,對精液品質不好的公豬及時改進飼養管理,根據精液品質的好壞,調整營養、運動和配種次數。提高公豬性欲和精液品質,一定要注意小環境適宜溫度為18℃~22℃,降低日糧能量至13MJ/KG,光照8小時/天~10小時/天為最佳,選留公豬時陰囊越低、睪丸越凸越好。此外,公豬管理還要注意高溫(超過33℃)和長日照(超過16小時)的應激反應,不然會造成性欲降低,射精量和精子數減少,畸形、死精和無精現象。
公豬的精細飼養:其他要點
初配年齡
最適宜的初配年齡,一般以品種、年齡和體重確定。地方品種應在7月齡~8月齡,體重80~100公斤;國外引入品種,應在10月齡~12月齡,體重130~140公斤開始初配。每頭成年種公豬自然交配,常年分散產仔,以負擔20頭~30頭母豬為宜,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與人工授精相結合,可適當減少種公豬頭數。
輔助配種
從公豬趕入配種欄開始,配種人員即要做好配種輔助工作。若母豬小、公豬大,應讓公豬站下坡位配種;若公豬小、母豬大,應讓公豬站在上坡位配種。公豬開始爬跨母豬,陰莖露出,即用手輕、緩、穩地輔助引導陰莖插入母豬陰道(手戴乳膠手套并消毒);切不可用力抓陰莖做牽拉引導,并立即用腿頂住公豬體側,防止公母豬摔倒中止配種。
利用程度
嚴格執行配種計劃,做到不錯配,不漏配,認真填寫配種記錄。公豬利用過度會降低精液品質,影響受胎率;反過來如公豬長期不配種,又會導致性欲不旺盛,精液品質差,造成母豬不受胎。初配青年公豬,開始的一個月內每周可配種1次~2次,以后每周可配種2次~3次;一歲以上的公豬最好一天配種一次,必要時日配兩次,可連用三天休息一天。公豬精液的活力與環境溫度呈負相關,環境溫度越高,精液活力越低。 夏季豬舍溫度高,公豬性欲下降,精液稀薄,死精弱精增多,活力明顯下降,是造成夏季母豬受胎率低的最直接原因。因此,夏季要在一早一晚涼爽時配種,配種前后一小時不要飼喂,嚴禁配種后用涼水沖洗軀體。
公豬的精細飼養方法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