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鵝飼養技術
肉鵝飼養技術
肉鵝的飼養有著不錯的發展前景,那么肉鵝怎么飼養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養鵝的飼養技術哦,讓我們一起學習肉鵝的飼養技術吧。
肉鵝飼養技術
一、進雛前的準備
(一)要對育雛舍和運動場地進行檢修、清掃,準備好保溫設備及舍內圍欄。育雛舍可用現成房屋或建設低成本的草棚舍,要求保溫、衛生、干燥、通風良好,運動場地較為平坦。
(二)對舍內外場地和飼養器具進行徹底消毒。先用生石灰水刷洗墻壁、天花板和地面,后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福爾馬林15毫升和高錳酸鉀7.5克),24小時后打開門窗徹底通風,備用。
(三)將舍內溫度穩定在28℃~30℃,并在每個1.5平方米的圍欄內鋪好墊草。
二、育雛
(一)潮口。雛鵝到場后,放入圍欄內,每個圍欄平均放養40只。每個圍欄內放置兩個料盤和一個飲水器。雛鵝開食前要先飲水,稱為潮口。雛鵝出殼24小時后既可用0.02%的高錳酸鉀溶液潮口,對個別不會飲水的雛鵝可將其頭部按進飲水器中沁一下。以后要讓其飲用含有5%多維葡萄糖(電解多維更好)和環丙沙星的溫開水,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防治腸道疾病。
(二)開食。潮口后即可開食。開食料可以用肉鵝專用料或肉子雞料。1~5日齡料草比為1∶1,6~10日齡為1∶2至1∶3,11~25日齡為1∶4至1∶8,26~30日齡為1∶9至1∶12。1~3日齡可日喂5~6次,4~10日齡日喂7~8次,11~30日齡日喂5~6次,包括15日齡前每天喂2次夜食,15日齡后每天喂1次夜食,每次喂量以雛鵝八成飽為宜。
(三)溫度。最初一周不得低于28℃,以后每周下降1℃~2℃。21日齡時把溫度降到20℃,以后應根據實際情況,逐步調節到自然溫度,稱為脫溫。夜間應由值班人員定時驅趕,防止雛鵝擠壓、悶死。(附:以小鵝背高處的溫度為準。) (
四)濕度。雛鵝舍內相對濕度以60%~65%為宜,應保持清潔干燥,墊草應勤更換、晾曬。
(五)飼養密度。每平方米的飼養密度:1~7日齡15~20只,8~14日齡10~15只,15~21日齡10只,22~30日齡6只。條件好的可以適當加大飼養密度。
(六)通風。適當開窗通氣,保持鵝舍內空氣新鮮。以人進入舍內不感覺悶氣,不刺激眼、鼻為宜,但應避免賊風入侵,并保持舍內溫度適宜。
(七)光照。一般每天的光照保持16~18小時為宜。每舍安裝一個25瓦的燈泡,以雛鵝能正常采食為準,以利于其夜間補飼,并防止擠堆,便于管理。
(八)放水與放牧。雛鵝10日齡后,如果氣溫適宜,可以開始放牧。每天放牧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每次放牧時間要控制在0.5~1小時,以后隨日齡增長而適當延長放牧時間。陰雨天應停止放牧。雛鵝15日齡前后可開始放水,每次放水時間約15分鐘,以后可適當延長,但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
(九)衛生與消毒。應勤打掃鵝舍內外衛生,飲水器和料盤應每天清洗,每周將鵝舍內外消毒1次。
三、育成鵝的飼養管理 雛鵝養到1月齡左右即進入育成鵝階段。這時候鵝的消化器官發育逐漸完善,消化能力增強,應以放牧為主。鵝每200~300羽為一群,輪換放牧。以每天9時左右開始放牧為宜,上午2~3個小時,下午3~4個小時。夏季天氣炎熱,中午應停止放牧。有水源的地方要合理安排放水時間。 育成鵝食欲旺盛,生長發育快,如草資源不足,應適當補飼青草、菜葉或混合精料。精料配方:玉米47%,麥麩15%,草粉或稻糠20%,魚粉10%,骨粉1%,貝殼粉2%,酵母粉4%,食鹽1%。補喂時間可選中午或晚上。75日齡以后,鵝長到4公斤即可擇機出售。 養鵝喂青注意六點 鵝為草食家禽,飼養鵝一般采用以青綠飼料為主,適當搭配精料的方法。在飼喂青綠飼料時,應注意以下六點:
1、青綠飼料要現采現喂,不可長時間堆放,以防堆積過久產生亞硝酸鹽,鵝食后易發生亞硝酸鹽中毒。
2、青綠飼料采回后,要用清水洗凈泥沙,切短飼喂。如果鵝長期吃含泥沙的青綠飼料,可引發胃腸炎。
3、不要去剛噴過農藥的菜地、草地采食青菜或牧草,以防農藥中毒。一般噴過農藥后需經15天后方可采集。
4、含草酸多的青菜不可多喂。如菠菜、甜菜等。因草酸和日糧中添加的鈣結合后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鈣,不能被鵝消化吸收,長時間大量飼喂青飼料,可引起鵝患佝僂病或癱瘓、母鵝產薄殼蛋或軟蛋。
5、某些含皂素多的豆科牧草喂量不可過多,因為皂素過多能抑制雛鵝生長。有些苜蓿品種中皂素含量高達2%%,因此,不能以青苜蓿作為惟一的青綠飼料。 6、飼喂青綠飼料要多樣化,這樣不但可增加適口性,提高鵝的采食量,而且能提供豐富的植物蛋白和多種維生素。
肉鵝的飼養方式
(1)墊料飼養:選擇適宜的墊料,可用切短的玉米秸、破碎的稻殼和麥秸等,要求松軟干燥、吸水性強。墊料厚度一般在4~5厘米為好,壓緊壓實。
(2)高床平養:床高70-80厘米,可用竹片、木片豎排(可增加抗壓強度),育雛期縫隙間隔1~1.5厘米,中后期2~2.5厘米。
(3)籠養:雖然一次性投入成本較高,但清洗、消毒方便,長時間可以使用,可進行嘗試。自行選擇鐵條、硬度較高的鐵絲焊接,成本可以降低一些。食槽、水槽要深一點,隨鵝體型增大及時調整高度。由于籠養時青飼料不易投喂,因此在選用時先要做好效益測算工作。
肉鵝養殖技術
1.飼養規模適宜。飼養規模應根據養殖者的資金、勞力、草料及市場銷售情況而定。根據生產實踐,一般農戶一次可飼養肉鵝500羽左右,一年飼養2~3批;專業大戶一次可飼養1500~2000羽,一年飼養3~4批。
2.飼草開發利用。鵝屬草食家禽,優質飼草可占日糧供應的80%~90%。養殖者可根據飼養規模種植適量飼草。據調查,種植1畝黑麥草,可養肉鵝150~200羽。
3.鵝舍場址選擇。鵝舍場址應選擇地勢高燥、平坦,土質以透水的沙壤土為宜。養殖者可根據各地條件,利用溝、河等流動水源將棚舍建在河、塘邊圍養。采用磚木結構的鵝舍要特別注意夏季通風散熱,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4.科學飼養管理。①雛鵝精養。出殼1天后的雛鵝,可用切碎的鮮嫩菜葉誘食,如多數爭食即可開食。開食后,先調教飲水,以后每隔2小時左右飼喂1次,一般喂至7成飽即可。3天后,可用料槽喂料,日喂4~5次,晚間10時左右,補喂1次。6~10日齡雛鵝,日喂6~8次,其中晚間補喂2次;日糧中米飯可占20%~30%、青飼料占70%~80%。到11~20日齡,可將飯粒逐漸改為碎米,日喂5~6次,其中晚間補喂2次,白天可適當進行放牧食草。21~30日齡開始,可適當增喂浸煮谷料、麥料,日喂3~4次,并逐漸延長放牧時間。注意每次喂料量均以8成飽為準,同時要供給充足飲水。
②中鵝粗養。肉鵝30日齡后至主翼羽長出前為中鵝期,是長骨骼、肌肉和羽毛階段,飼養管理可采用圈牧結合。根據采食習性早晨和傍晚比較旺盛的特點,放牧要早出晚歸,達8成飽時趕至水池水浴戲水。放牧草地等要有計劃地輪換使用。
③成鵝速養。肉鵝主翼羽長出后,即可開始催肥速養。催肥期宜采用圈養。飼料要多樣化,參考配方為(%):玉米40、稻谷15、麥麩19、米糠10、菜餅11、魚粉3.7、骨粉1、食鹽0.3。日喂4~5次,并供足飲水。一般經15~20天催肥,手摸胸肌豐滿,背部脂肪增厚,即可上市出售或宰殺。
④防疫滅病:規模養鵝效益高低看管理,成敗與否看防疫。剛出殼的雛鵝要及時用小鵝瘟抗血清,每羽肌注0.02毫升,以有效預防小鵝瘟;30日齡左右,每羽肌注禽霍亂疫苗1.5毫升。飼養用具每隔3~5天,用5%鮮石灰水消毒一次。鵝舍和活動場地每隔7~10天,用1%漂白粉、2%燒堿水,交叉消毒一次。
猜你感興趣:
1.鵝飼料配方的原則
2.大白鵝飼養方法
3.土鵝的飼養方法
4.鵝冬天的養殖技術
7.種鵝飼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