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豬的成本
當前養豬不同于過去的副業養豬,而是把豬當做商品出售,取得盈利的同時為社會提供副食。盈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飼養豬的成本,一起來看看。
飼養豬的成本
1.養豬成本的構成
養豬成本主要包括仔豬費、飼料費、人工費、防疫和醫藥費、房屋和機械設備折舊費、零星用具購置費、借款及占用資金的利息。銷售費用、運費、水電費和零星死亡損失費等。在成本中不包括大批死亡的意外虧損。在計算成本時要把每項費用支出均攤到每一頭豬的成本中,才能看出這批豬各項費用所占成本的比重,否則不易弄清這批豬的成本構成。
各項費用計算方法如下:
(1)仔豬費同批仔豬的總支出費用除以仔豬總數,得出平均每頭仔豬的費用。
(2)飼料費把同一批豬所耗的配合飼料、副產物和青飼料的實際用量,一項項按單價計算出來,再把各項飼料費相加,得出飼料費用支出總金額。用飼料費用總金額除以同批出欄豬頭數就得出每頭豬飼料費。
(3)人工費專業養豬戶既是生產者又是經營者,一般都不計算本戶耗用的人工,只計算雇用工人的工資。在養豬商品化的情況下,一年出欄成百上千頭豬,每個勞力一年的費用理應分攤到每頭商品豬。對養豬大戶來說,人工費用是養豬成本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項目。一批豬共用多少工日÷出欄豬頭號數=平均每頭豬耗用工日一個工日平均工資×平均每頭豬耗用工日=每頭豬人工費。
(4)折舊費將固定資產如房舍、機具等設備的購入價÷使用年限÷當年出欄總頭數=每頭豬的折舊費。
(5)利息一般只把貸款所支付的利息打人成本,對占用的自有資金不計利息支出,這種計算不合理,因為自有資金如果不用于養豬而存入銀行就有利息收入,養豬占用的資金和應付的利息較多,因而應把自有資金計算利息支出,并把利息打入成本。占用資金按借款利息計算出利息支出總額÷全年出欄豬總頭數=平均每頭豬分攤的利息支出。
2.如何發現成本中的問題
(1)養豬場(專業戶)之間進行橫向比較。選擇與自己經營類型相同的豬場進行比較。對比時應具體分析,不能簡單從事,以便于相互對照取長補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對自己的養豬成本構成,應分期分批、精打細算逐項考核,分批核算便于計算每頭豬的平均成本和項目成本,用前后兩批出欄豬的成本對比分析,同時考慮各項費用支出的效用和問題。為了搞好成本核算,必須建立帳目,制訂明細表,記錄每批養豬的各項費用支出。這些記錄不僅對當時成本核算有用,也對今后長期分析比較提供資料。通過養豬成本分析看出:仔豬和飼料費約占總成本的90%左右。而飼料費不應超過60%。在實際支出中如果超過60%,就應檢查超出的原因,如飼料價格高,飼料質量差用量多,浪費的多,損耗增加等,找出問題和解決方法。在正常情況下毛豬價格與飼料糧(玉米)價格比為1:5時是養豬平衡點。比例越高盈利越多,低于1:5時就虧損。一般養豬毛利應是豬價的20%。
3.養豬成本核算
要提高養豬場的經濟效益,需要對養豬場進行精細管理,降低養豬場的生產成本非常重要。養豬場的成本包括以下幾項:飼料、直接人工、間接人工、單位人事費用的成本,結合飼料轉化率,可對豬場的經濟效益進行評估。
由近十年養豬綜合出廠成本得知,飼料所占比例呈現逐年降低趨勢,但其仍占總生產成本之62%,居第一位;用人費用則相反,所占比例逐年攀升提高至21%,兩者合計為83%,其他醫療費用、器具與水電消耗及雜項支出僅占17%。
故此,降低生產成本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每頭母豬年產仔豬頭數及肉豬平均日增重。
(2)提高飼料效率,降低每公斤肉豬所需飼料單價,降低飼料成本。
(3)人事成本必將隨經濟、社會環境的變化呈升高的趨勢,從改進管理作業模式做起,有效運用人力,強化每一生產作業環節之間的連系度。
(4)目前政府對養豬業的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為減輕和消除豬場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這部分費用越來越高,而且這部分費用是無法減少的,但我們可做到的是加強豬場的管理,做好環境控制和消毒工作,降低豬只的發病率,改善環境衛生,切斷病源傳染途徑,達到降低豬場的醫療費用,并降低豬只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目的。
4、成本計算方法
成本計算包括變動成本及固定成本。
1.變動成本
(1)混合飼料∶約占成本60 —— 75%左右,比重很大,因此須注意飼料原料價格的漲跌,靈活調整飼料配方以降低養豬成本。
(2)青飼料∶懷孕豬含有此項成本。
(3)直接人工∶包括經常人工和臨時人工薪金,加班費等,近年來因社會環境變化工資上漲,此項成本已有逐漸增加趨勢。
(4)醫療費用∶包括醫療用品及其他醫療費用。
(5)其他飼養費用∶包括豬舍用具損耗、水電費及公害防治費用等。
(6)攤銷母豬身價∶(母體種豬帳面結存單價×1/8 )×生育胎數。
2.固定成本∶
(1)管理費用∶包括用人費用、折舊費、修理維護費、事務費、稅捐、保險、福利等等。
(2)廠務費用:維持整個豬場正常運轉的費用。
5、成本核算流程
從生產費用發生開始,到算出完工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止的整個成本計算的步驟。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生產費用支出的審核。對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支出,應根據國家、上級主管部門和本企業的有關制度、規定進行嚴格審核,以便對不符合制度和規定的費用,以及各種浪費,損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經濟責任。
(2)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企業的生產類型不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也就有所不同,應根據企業生產類型的特點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并根據確定的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
(3)進行要素費用的分配。對發生的各項要素費用進行匯總,編制各種要素費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計入有關的生產成本明細賬。對能確認某一成本計算對象耗用的直接計入費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資,應直接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其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對于不能確認某一費用,則應按其發生的地噗或用途進行歸集分配,分別記入“制造費用”、“生產戰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綜合費用賬戶。
(4)進行綜合費用的分配。對記入“制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賬戶的綜合費用,月終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進行分配,并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以及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
(5)進行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的劃分。通過要素費用和綜合費用的分配,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的分配,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均已歸集在“生產成本- -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有關的產品本明細賬中。在沒有在產品的情況下,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即為完工產品總成本;在有在產品的情況下,就需將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按一定的劃分方法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劃分,從而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6)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在品種法、分批法下,產品成本明細賬中計算出的完工產品成本即為產品的總成本;分步法下,則需根據各生產步驟成本明細賬進行順序逐步結轉或平行匯總,才能計算出產品的總成本。以產品的總成本除以產品的數量,就可以計算出產品的單位成本。
降低豬的飼養成本的方法
1、選擇飼養雜交良種豬,是提高養豬生產的有效措施之一。我國現代養豬生產種,大多數利用三元雜交豬。
2、尋求各種飼料原料來滿足豬的營養需要,包括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以及能量。這樣就有多種選擇的余地,例如用基混料來代替濃縮料,或把玉米換成小麥次粉.油脂.黃米或DDGS(帶濾液的玉米加工蒸餾物)。也可能需要把一部分豆粕換成肉骨粉或結晶氨基酸。在不同原料中進行選擇時,應當根據一定的標準,比如,日糧的賴氨酸水平,希望日糧達到某種賴氨酸水平,然后按這個標準去選擇飼料原料。
3、根據實際情況以及供應商的服務質量,現實地考慮應該采用全價料.濃縮料.基混料還是預混料。
4、要保證日糧中營養成分恰好滿足豬只的需要(不多也不少),除非多出來的部分能起到提高飼料轉化效率.日增重.繁殖性能或胴體品質的作用。有些生產者總是添加不必要的.對提高生產性能沒有幫助日糧成分,或添加過多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5、根據當前的生產條件調整日糧。各種養分的水平既不要多,也不要少。要掌握豬只的無脂瘦肉增重率.采食量以及21日齡窩重等指標,根據這些指標精確地調整日糧配方。關于如何衡量豬只地生長性能并根據生長性能確定營養需要。
6、注意,對于體重達到86kg的豬不要提供過量養分。豬只在這個階段消耗的飼料占總量三分之一,但此時瘦肉增重已經下降。
7、按預算飼喂,每種日糧飼喂一定量之后就調低日糧營養濃度,按計劃逐步降低日糧營養水平,而不是猜測豬只的體重再根據體重配制日糧。
8、分性別飼養,閹公豬對氨基酸的需要量比母豬低,尤其是體重達到36kg之后。
9、分階段飼養,從斷奶到上市之間至少要分7個階段,飼喂7種不同的日糧。
10、謹慎評估生長-肥育階段添加促生長抗生素的經濟效益??紤]添加抗生素的成本是多少,生產性能提高由多少,是不是劃算。
11、日糧粉碎微粒的平均直徑應控制在650至750微米。微粒直徑每降低100微米,飼料轉化效率就會提高1.2%。飼料轉化效率提高1.2%,每頭豬就能多賺0.5美元。如果您已經半年沒有測過飼料粉碎粒度了,建議您現在就把飼料樣本送到試驗室去分析。
12、及時更新繁殖群,采用瘦肉率更高的公豬和母豬。生產脂肪需要消耗的能量比生產瘦肉多四倍。
13、改善豬群的健康狀況。如果營養被用來對抗疾病,那么這部分營養就無法再用來增重,成為浪費。全進全出是保證豬群健康的一項很好的飼養方式。
14、應制定一套對豬只施行安樂死的程序,與獸醫和員工一起討論現有的安樂死程序。生產性能低下的豬只會消耗大量飼料,并增加用藥的成本,對這樣的豬應實施安樂死,加以淘汰。
15、和其它豬場合伙大宗購買飼料,這樣可獲得價格的優惠。把注意力集中在豬群的表現上。如果飼料原料或飼喂策略方面的措施對豬群表現沒有改進,就不要考慮。
16、調查一下購買散裝飼料原料的可行性,考慮不用袋裝原料。
17、可考慮將飼料加工成顆粒。玉米或黃米-大豆日糧經制粒后飼料轉化效率可提高5%至8%。飼料制粒帶來的效率提高常可抵消飼料價格上漲造成的成本增加。
18、要制定現實的飼料成本目標,要了解豬群的飼料轉化效率.日增重.單位胴體或豬肉的飼料成本,以及單位飼料成本的產出。總之,確定盡可能多的指標,根據這些指標來決定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飼喂自配飼料根據豬不同類型.生長階段肉豬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量的不同和各種原料營養成分特點,將多種原料配制成全價料,營養全面而不浪費,料重比降低。同時要注意供給充足飲水,缺水會明顯影響豬的食欲.消化和正常生長,從而降低對飼料的利用率。
19、經常調整喂料器,盡量避免飼料浪費。大體上,飼料不應超過料盤容量的50%。
20、要注意,把單位胴體的飼料成本降到最低,并不意味著達到最高的效益。換句話說,通過單位胴體飼料成本這個指標無法確定獲益最大的營養方案。為了精確制定營養方案,需要考慮整體的成本和收益,進行局部預算。
21、努力與飼料供應商實現坦誠的溝通。在出現問題的情況下,坦誠的溝通有助于解決問題。
22、要建立一套品控程序,不論飼料或飼料原料是從外面購買的還是自己種植.自己加工混合的。要對日糧和飼料原料的關鍵物理性質和營養指標進行監控。
23、考慮提前定好飼料原料的價格,以便控制價格風險(例如通過遠期基差合同.配方價格合同.期權合同.期貨合同或遠期現金合同等)。
24、為飼料及飼料原料的購買和運送過程制定一定的規程,以便盡量降低這一環節的疾病傳播風險。
25、有些信息對于制定飼喂策略很重要,但又無法確定,這種情況下可通過精心選擇.設計良好的生產試驗來獲得這些信息。
26、估算自產飼料所需的總成本(固定成本加運行成本),與購買飼料進行比較。對有的豬場來說,自己生產可能并不劃算,因為委托加工的成本要低得多。
27、走生物鏈:豬糞用來喂蠅蛆.蚯蚓。蠅蛆的下腳料用來喂蚯蚓.那么蚯蚓的腳料就變成無公害有機肥。可以用來種無公害蔬菜。蠅蛆和蚯蚓可以用來養豬.雞.鴨.鵝.黃鱔.泥鰍。利用豬糞,可以減少飼養成本。自配飼料,可以降低飼料成本。把這些都利用起來,那么豬的成本降低了,賺錢也容易了。
飼養豬的成本相關文章:
1.肉豬飼養成本
3.生豬每頭飼養成本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