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飼養管理制度的文章
關于飼養管理制度的文章
在日常技術管理工作中,制定出基本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是維持動物飼養的關鍵。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關于飼養管理制度的文章,一起來看看。
關于飼養管理制度的文章1
養殖場養殖管理制度
養殖場管理制度,有些事養殖場已經做到的,有些是被忽視的,但是準則到底是什么?你知道嗎?下面將詳細講下《養殖場養殖管理制度》。
1.禽場及孵化場工作人員不許在場外及自己家中飼養家禽和從事與養禽有關的業務,養禽場工作人員所需的蛋和肉產品,必須經檢疫無病并由本場供應。
2.防止人員、來訪客、飼養用具和雜物傳播疾病。對于易從外界帶來病原體的媒介物(包括工作人員、推銷員、買蛋商、運送工人和來訪客等),都應嚴加管理和監督。每次進入生產區前應沖洗、消毒、更換衣帽鞋等。所有的一切用具和運輸工具都須經嚴格沖洗消毒后,才能進入禽場和禽舍。獸醫人員使用的各種診療器械,必須經高壓消毒后,才可進入禽舍內使用。墊料要經陽光曝曬后或經消毒藥熏蒸后使用。
3.實行專業化生產和全進全出。在條件允許時,最好實行專業化生產。有條件的可分為育雛場、成年蛋禽場、孵化場、種禽場等,更要避免畜、禽混養。如育雛場僅飼養1~49日齡的小雛,或1~120日齡的禽,而成年禽場則全是120日齡以上的成年禽,這樣避免了成年禽的病傳染給幼雛。
最普遍的做法是采用整棟禽舍的全進全出制飼養。即一批禽出舍后,禽舍經沖洗消毒-火焰燒灼消毒-噴霧消毒-熏蒸消毒等徹底的消毒程序后,再空置1~2周,然后引進下一批禽。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疫病的發生。因為許多疫病發生和中止有一個較固定周期,采用“全進全出”就不會給疫病以接力感染的機會。
4.定期對禽舍、孵化室及禽群進行噴霧消毒,尤其是生產過程中的帶禽消毒。及時清理墊料和糞便,保持清潔衛生。
5.提供和保持良好的環境條件,避免和減輕應激反應。禽舍要通風良好、風速宜小、光照能控制,禽舍和禽籠結構要合理、保持適宜的濕度和溫度、保持禽舍空氣新鮮。要避免過分擁擠、頻繁捕捉、轉群、斷喙、免疫接種和突然聲響等應激因素的危害。
6.合理處理淘汰的病禽和死禽。對于淘汰的病禽應及時送往指定的屠宰場急宰,在獸醫監督下加工處理。死禽充分焚燒或深埋,糞便和墊料等運送指定地點做生物熱等無害化處理。
7.配合做好殺蟲滅鼠,否則消毒工作會事倍功半。蚊、蠅、蠓、蚋、虱和老鼠,是很多病的傳播媒介。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蚊蠅孳生地、殺滅體外寄生蟲,經常捕捉老鼠,場內禁養犬、貓等,防止飛鳥進入場內等。
管理是把養殖工作做好的重藥因素之一,只有把管理做好,才能更好的把雞養好。不管行情的好壞(行情不可控),咱們養殖戶只有把自己的本職工作——把雞養好,才能得到經濟效益最大化!
關于飼養管理制度的文章2
育肥牛飼養管理制度
一、育肥牛飼養管理一般原則
1、飼料配方應根據牛的育肥階段、體重和地點飼料情況來制定。
2、肉牛按體重大小、強弱等分群飼養,喂料量按要求定量給予。
3、飼料加工人員要認真負責,按要求肉牛的各類飼料,特別是添加劑等必須充分攪拌、混勻后才能喂牛。
4、自由采食情況下,24小時食槽有飼料;自由飲水,24小時水槽有水。如定頓飼喂肉牛時,要制定飼喂計劃,按時飼喂,杜絕忽早忽晚。
5、一次添飼料不能太多,飼料中不能混有鐵絲、鐵釘等異物,不能用霉爛變質的飼料喂牛。牛下槽后及時清掃飼槽,防止草料殘渣在槽內發霉變質,注意飲水衛生,避免有毒有害物質污染飲水。
6、保持牛舍清潔衛生、干燥、安靜。搞好環境困生,減少蚊蠅干擾牛,影響育肥牛增重。
7、露天育肥牛場(每個圍欄養牛100頭以上)2~3個月清除牛糞一次;有牛棚牛舍圍欄育肥牛場(每個圍欄養牛10~20頭)一天清除牛糞兩次。雨天時,做好運動場排水工作。
8、飼養員喂料、消毒、清糞等要按操作規程進行,動作要輕,保持環境的安靜。
9、肉牛夏季要防暑,冬季防凍保溫。減少應激。
10、貫徹防重于治的方針,定期做好疫苗注射、防疫保健工作。
11、飼養員對牛隨時看采食、看飲水、看糞尿、看反芻、看精神狀態是否正常。
12、每天上、下午定時給牛體刷拭一次,以促進血液循環,增進食欲。
13、牛舍及設備常檢修。韁繩、圍欄等易損品,要經常檢修、更換。
14、飼養員報酬實行基本工資加獎金制度,基本工資每日每人10元;獎勵工資以育肥牛每日增重量計算。獎勵工資的內容還可以增加飼料消耗量(飼料報酬)、勞動紀律、獸藥費用(每頭牛)、出勤率等等,每一項都細化為可衡量的等級,讓飼養員體會到獎勵制度經過努力可以達到,努力越多,獎勵越高。
二、新購買架子牛的飼養管理
1、新購入架子牛進場后應隔離飼養15天以上。防止隨牛引入疫病。
2、飲水。由于運輸途中飲水困難,架子牛往往會發生嚴重缺水,因此架子牛進入圍欄后要掌握好飲水。第一次飲水量以10~15千克為宜,可加入工鹽(每頭100克);第二次飲水在第一次飲水后的3~4小時,飲水時,水中可加些麩皮。
3、粗飼料飼喂方法。首先飼喂優質青干草、秸稈、青貯飼料,第一次喂量應限制,每頭4~5千克;第二、三天以后可以逐漸增加喂量,每頭每天8~10千克;第五、六天以后可以自由采食。
4、飼喂精飼料方法。架子牛進場以后4~5天可以飼喂混合精飼料,混合精飼料的量由少到多,逐漸添加,10天后可喂給正常供給量。
5、分群飼養。按大小強弱分群飼養,每群牛數量以10~15頭較好;傍晚時分群容易成功;分群的當天應有專人值班觀察,發現格斗,應及時處理。牛圍欄要干燥,分群前圍欄內鋪墊草。每頭牛占圍欄面積4~5m2。
6、驅蟲。體外寄生蟲可使牛采食量減少,抑制增重,育肥期增長。體內寄生蟲會吸收腸道食糜中的營養物質,影響育肥牛的生長和育肥效果。一般可選用阿維菌素,一次用藥同時驅殺體內外多種寄生蟲。驅蟲可從牛入場的第5~6天進行,驅蟲3日后,每頭??诜?ldquo;健胃散”350~400克健胃。驅蟲可每隔2~3個月進行一次。如購牛是秋天,還應注射倍硫磷,以防治牛皮蠅。
關于飼養管理制度的文章3
飼養管理制度
1、飼養管理制度 作好養牛的飼養管理是肉牛場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據不同牛的生理特點和生長發育規律區別對待。抓住配種、妊娠、哺乳、育幼、育肥等環節,制定具體的飼養管理制度,進行合理的飼養,科學地管理,充分發揮其生產潛力,以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成母牛飼養管理制度 對成母牛的飼養,飼料要多樣化,定時、定量,以粗為主,精粗合理搭配,供應足夠的新鮮清潔飲水。及時清理牛舍和運動場糞便,按時刷拭,保持牛體衛生。注意觀察母牛發情,適時配種。作好產前、產中和新生犢牛的護理工作等。肉牛的犢牛一般是自然哺乳,隨著犢牛日齡增長,應及早補飼。在犢牛管理上,一是編號與打號,二是定期稱重,三是去角。
(2)育成牛飼養管理制度 對育成牛初期階段的飼養管理,盡量做到與轉群前的條件一致,以減少因條件改變而造成的影響。根據體重按規定的飼養標準飼養,飼料要多樣化,以粗飼料主為,用精料補充其營養不足。供應充足的清潔飲水。作好牛舍和牛體衛生,定期稱重。育成公牛在周歲前穿鼻。育成母牛在18月齡左右注意觀察發情,適時配種。
(3)育肥生產的飼養管理制度 根據當地自然條件、飼養條件和技術條件,采用的適當的育肥制度??蛇x擇舍飼育肥、放牧育肥和放牧+舍飼的育肥方式。
①小牛肉育肥制度:這是一種持續育肥或一貫育肥法,犢牛由母牛自然哺乳,犢牛也可用代乳品,自由采食。可喂少量粗飼料。犢牛7~9月齡時,體重達300千克左右,屠宰上市。
?、陔s種牛18月齡育肥制度:這是一種架子牛育肥方法。春季產犢,夏季放牧,冬季舍飼。第二年夏季放牧與舍飼相結合,補以精料進行育肥。在入冬前,一歲半左右屠宰。
?、垭s種牛30月齡育肥制度:在18月齡時牛不能屠宰,需再過一個冬季,到第三年夏季放牧結束,入冬前,牛兩歲半左右屠宰。
?、苋馀0偃沼手贫龋杭茏优r屜x,公牛去勢,適應期飼養10~15天。育肥前期為40~45天,按日增重供給配合精料,粗飼料自由采食,精、粗飼料比例為4:6。育肥后期45天,精、粗飼料比例為6:4。育肥牛膘度和體重達到出欄標準時,及時出欄屠宰。
關于飼養管理制度的文章相關文章:
1.寵物飼養管理制度
5.飼養寵物管理規定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