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肉雞飼養管理要點
冬季肉雞飼養管理要點
肉雞冬季怎樣飼養管理?有什么要點?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冬季肉雞飼養管理要點,一起來看看。
冬季肉雞飼養管理要點
1減少日常管理中的應激因素
如轉群、免疫接種、光照、噪音、有害氣體、飲水溫度、換料等。
2 處理好溫度與通風的關系
溫度是雞生長發育的主要因素,溫度不適會降低雞的成活率,影響生長,誘發雞病。冬季育雛室內常因保溫而導致通風不良、舍內缺氧以及有害氣體濃度過高。有害氣體濃度高時,會刺激雞的呼吸道粘膜發生炎癥,對雞的第一道免疫屏障造成損傷,病毒和細菌入侵氣囊,易發氣囊炎、心包炎、腹膜炎等病癥;舍內缺氧易誘發肉仔雞腹水癥、猝死癥等疾病。因此必須處理好溫度與通風的關系,給雛雞創造一個溫度適宜、空氣清潔的生長環境。冬季育雛室溫度和雞舍內溫度較其它季節可以適當提高1~2℃,夜間較白天高1~2℃,每周降溫不能超過2~3℃。冬季通風要先提高舍溫2~3℃時再進行通風,通風時選擇背風向開窗,并采取雞舍上部通風的方法以防寒風入襲,溫度下降過快。有條件的雞場可采用暖氣供溫。
3改“地面平養”為“網上架養”
冬季氣候寒冷,雞舍地面較涼,采用地面平養的飼養方式容易使雞受涼而引起腹瀉等癥狀,不利于腸道疾病的控制,尤其是大腸桿菌病、球蟲病難以控制。采用“網上架養”具有節省墊料、降低球蟲病、大腸桿菌病等疾病的發生、減少應激、易于環境控制等優點,并且使雞供溫均勻,有利于生長。因此,在冬季最好采用棚架塑料(9640,-85.00,-0.87%)網上平養。
4 重視挑雛與分群
挑雛與分群飼養是保證雞群健康、生長均勻的重要因素。
4.1 挑雛
第一次挑雛應在雞雛到達育雛室時進行,挑出弱雛、小雛單獨隔離飼喂,殘雛應予以淘汰,以凈化雞群;第二次挑在雛雞6~8日齡進行也可在雛雞首次免疫時進行,把個頭小、長勢差的雛雞單獨隔離飼喂。
4.2 分群飼養
肉仔雞公母性別不同,其生理基礎也不同,因而對環境、營養、條件的要求和反應也不同。如公雞的生長速度快,而母雞的生長速度慢,56日齡體重相差約27%;公雞8周齡后體重增長速度下降,而母雞在7周齡后體重增長速度就下降,按經濟效益應分別出欄。因此,肉仔雞應采用公母分群飼養,公母分群后可分別調配日糧水平,更好地提高飼料利用率。
5 免疫接種與藥物預防
冬季是多種雞病的高發季節,因此心須做好免疫接種和藥物預防工作。病毒性傳染病主要是通過疫苗的接種來達到預防的目的;而大部分細菌性疾病和寄生蟲病需要用藥物定期投放來達到預防目的。
5.1 免疫接種
根據當地疫病流行情況和本場的實際情況以及雞群的母源抗體水平科學制定免疫程序,并選擇質量好的疫苗進行免疫接種,防疫程序可參考“養雞工具”
5.2 藥物預防
首先要了解冬季肉仔雞各日齡各階段的易發病,并結合疫苗免疫程序合理科學適時投藥預防。在1~5日齡可用楊乳氧氟沙星來防治垂直感染的支原體病、大腸桿菌病,能起到凈化雞群的效果;在10、20、30、40日齡應分期投藥預防球蟲病;大腸桿菌病的發病日齡多集中在18~25日齡和32~40日齡,應適時加入大腸桿菌的敏感藥物進行預防;肉仔雞在25日齡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腎腫癥狀,可在25、35、45日齡分期投入腎寶等腎腫解毒藥進行預防。冬季是支原體病的高發季節,應重視投藥防治,可在10~15日齡、25~30日齡、35~40日齡分期投藥預防。
6掌握好雞舍內的濕度
由于冬季氣候寒冷、干燥,育雛室溫度又高,常造成育雛前期舍內相對濕度較底,育雛期濕度過小,舍內空氣干燥,粉塵飛揚,易刺激呼吸道粘膜發干,抵抗力減弱,病原菌隨粉塵飛揚而被雛雞吸入,損傷呼吸道粘膜,造成纖毛蠕動性失活或脫落,病原菌通過呼吸道粘膜進入氣囊,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和大腸桿菌病。雞舍內濕度過小,雛雞體內水分大量散失,絨毛干枯,食欲下降,渴欲增加,造成雛雞脫水。因此,在冬季育雛掌握好雞舍內的濕度也是重要的。在育雛室內懸掛濕度計,保持育雛室內相對濕度在60%~70%之間。實踐證明濕度大于80%或小于40%對雞的生長都會產生不良影響。濕度過小時可采用地面灑水、空中噴霧、火爐上加水盆等措施來增加濕度。
7重視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一是要注意脫溫時間。由于冬季天氣寒冷,過早脫溫,雞體本身散發的熱量不能滿足需要,影響生長發育并且易誘發雞病的發生。因此,冬季要根據天氣變化、雞群健康狀況確定脫溫進間。一般在35日齡以后脫溫。
二是要搞好雞舍內的環境衛生。肉仔雞進入育成期后,其采食量、飲水量也逐漸加大,雞的排泄物也逐漸增多,造成的環境污染也較嚴重,因此必須及時清除糞便、墊料,搞好衛生消毒,以防細菌、病毒大量存在和繁殖,對雞群構成威脅。
肉雞環境因素的要求
1溫度與通風:溫度和通風是冬季肉雞飼養的一個最重要環節,一些地區多數是使用塑料大棚養殖肉雞,建議使用地暖和火墻,因為這樣既不消耗雞舍內的氧氣又能有效減少煤氣對呼吸道的刺激。溫度的控制尤為關鍵,前一星期溫度最好不底于34℃,嚴格按照一星期降三度的原則直至21℃,切記溫度忽高忽低。關于通風:在10天以前的雞應盡量避免通風,但可以通過天窗及時排除雞舍內的有害氣體,冬季應當多在雞舍上方安裝天窗。溫度尤為重要,否則不能有效通風,溫度與通風的矛盾就會顯現,導致惡性循環的形成。
2濕度:在肉雞半月以后盡量減少空氣濕度,同時要增加墊料的厚度,以防止球蟲和腸道疾病的發生。
3光照:在前15天,每天24小時光照。15~30天的階段,每天可適當控制光照1~2小時,這樣可以減少肉雞增速,又可以有效的防止中后期的腹水和猝死。
4飲水與日常消毒,在雛雞階段可以用涼開水,水中可以加液體多維~全維,使用液體多維雛雞吸收好。在成長期,水中可以在不防疫時經常加入水益凈、聚維酮碘溶液,既消毒,又可以起到通管的作用。平時也可以用上述消毒液進行噴霧。
冬季肉雞飼養管理要點相關文章:
2.冬季肉雞飼養管理
3.肉雞飼養管理要點